调生活,改变原主外公他们的命运。
江宁低下头继续吃饭。这时,又听到之前说话的小弟说:“越哥,那小子刚才盯着你想干嘛,打架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被称作“越哥”的男人没作声,江宁自己感觉脸上刺刺的,在心里恨恨的骂道:脑子有包的,看了几眼就盯着看了?还打架?
江宁匆匆吃完饭后,便赶紧离开了。抬着行李,江宁就朝着牛车停放的方向走去,来到牛车旁。
赶车的李大爷正坐在车辕上抽着旱烟,看到江宁过来,乐呵呵的说:“哎,这么快就逛完了啦?”
江宁也笑着回应,将包裹放上牛车后面,江宁假装从包里拿了两个包子递向李大爷,“大爷,这回去还得好一会呢,吃个包子垫垫。”
李大爷连忙摆手拒绝,露出憨厚的笑,“使不得,这是你买的吃食,俺咋能要呢。”
江宁却执意把包子塞到大爷手中,真诚地说:“大爷,你就拿着吧,我买得多,你年纪大了,在这大热天里等着我们也不容易。”
李大爷推辞不过,就感激地收下。江宁与李大爷简单地聊了起来。
他好奇地询问村里的情况,李大爷也热情健谈,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向江宁介绍:“咱这村子不大,总共百来户人家。
村里头村干部们,人都不错,啥事也都为咱村民着想。
还有个小学校,不过条件简陋,就那么几个老师,教着村里的娃娃们念书。”
江宁认真听着,时不时插问几句,对村子的基本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村里的水源主要是靠村头的一口老井,每到农忙时节,大家都会互帮互助。
村里也有几户人家因为成分问题,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牛棚里还有一些下放的人。
但他们这边不实行什么P斗什么的,大多不会故意去欺负那些人,反正不搭理就得了。
李大爷还提到,村子里的大小事,老支书说的要更管用一点,大家都服他。
另外一边,在江宁离开后,饭店里那桌被称作“越哥”的人还在继续吃饭。
几个小弟一边吃着饭,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他应该是新来的知青,也不知道是去哪个村子插队了。长得也太俊了,村里的小姑娘们肯定喜欢。”
“那是眼瞎,你看那小脸白的,那小身板,能上的了炕不?”说着几个就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又从床上讨论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