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得最多的也是食堂。倒是汪外公,现在退休了,家里还有一个专门给他做饭的汪大明,家里的食材消耗得多一些。
把东西给汪外公送过去之后,剩下的日子,姜棉早上和中午吃过饭之后,就在小洋楼附近转两圈。这是为了熟悉周围的环境,也是为了建立方向感。
她个人有一个穿越了也无法改变的毛病,就是刚到一个新的地方定居,她的方向感往往是混乱的,特别是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必须依靠周围环境对大脑一遍又一遍地刺激才能重新建立。
一般情况下,她的这个毛病对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会让她缺乏安全感。
就这样过了几天,报到的日期到了。
录取通知书上要求报到的日期是3到5号,姜棉选了中间的日期。
上次去了一次北大,姜棉对这次去清华所要花的时间有了预估,所以并不着急,早上慢悠悠地起床,早饭也不准备做了,免得还要收拾厨房。
洗漱完毕之后,她从空间里拿出一份生滚猪杂粥,一份虾饺,一份凤爪,然后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在老北京的小洋楼,享用着老广的经典早餐,这时候也是只有她才能做得出来。
吃满足了,姜棉开始拿起行李出门。
也许是晚上睡得好,早上又吃美了,这一次坐公交车,竟然一点不良反应都没有。
她提着行李,轻轻松松地走进了清华的大门。
入学报到的流程都差不多。
不过进了宿舍之后姜棉才知道,住在她们寝室的,并不只是她们一个专业的学生。
“我叫蔡文溪,学建筑的。”一位脸圆圆的,看着不到二十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