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的风,透着深秋的寒意与水腥,卷过君山岛破碎的祭坛,呜咽着,仿佛在哀悼逝去的英魂。
祭坛的废墟之上,一片死寂。九色土垒砌的坛体布满裂痕,上层社稷台彻底崩塌,白玉碎屑混合着灰烬,散落一地。中层凹槽中,禹鼎与安南鼎静静矗立,鼎身布满蛛网般的裂痕,古朴的纹路上光华尽失,只余下沧桑的青铜本色,散发着微弱却坚韧的苍茫气息。那尊带来无尽灾厄的血鼎,已化为满地暗红色的金属碎片,残留的邪气在祭坛残阵的微光下正迅速消散。
数万跪拜的百姓,如同泥塑木雕,茫然地望着祭坛顶端那空无一人的地方。刘晔消散的光尘,庞统魂飞魄散的青烟,仿佛还在眼前萦绕。悲伤、茫然、恐惧,以及一丝劫后余生的无措,交织在每一张沾满泪水和尘土的脸上。山河祭的伟力他们感受到了,那护佑襄阳的金光他们也看到了,但代价…太过于惨烈。
“州牧大人…庞军师…”有老者喃喃低语,老泪纵横。
“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年轻的妇人抱着懵懂的孩子,眼中充满了无助。
“祭…结束了?魔物…还会来吗?”士兵们握着残破的兵器,眼神空洞。
沉默。只有风声呜咽。
“肃静!”一个嘶哑却异常坚定的声音响起。众人望去,只见马良(季常)的副手,一位同样满身征尘、形容憔悴的中年文官,在几名军士的簇拥下,踉跄着走上祭坛残基。他环视着惶恐的百姓,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悲怆,却努力拔高:
“诸位父老!州牧大人刘晔!军师将军庞统!为护我荆襄山河,为弥天地裂痕,已…已以身殉道!魂归天地!”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随即变得斩钉截铁,“然!山河祭已成!邪魔血鼎已碎!此乃大人与军师以命换来之生机!禹王圣鼎犹存!荆襄地脉未绝!”
他指着凹槽中布满裂痕却依旧挺立的禹鼎与安南鼎:“看!圣鼎仍在!便是我荆襄不灭之魂!大人虽去,其志永存!护我桑梓,卫我家园!此志,当由我辈继承!传令!”
文官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
“即刻起,封锁君山岛!所有百姓,由军士护送,分批乘船,撤回巴陵城安置!”
“着令巴陵太守,开放府库,妥善安置流民!组织民夫,加固城防!”
“征召所有通晓营造、医道、匠作之士!全力修复圣鼎(禹鼎、安南鼎),研究其力!此乃我荆襄未来抗魔之根基!”
“飞鸽传书江陵、竟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