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诸葛亮放下茶盏,目光直视马良那双清澈而睿智的眼睛:“季常兄快人快语,亮亦直言。亮此来,非为游学,乃为救江陵,救荆襄,更是为救马氏一族,免遭池鱼之殃!”
马良白眉微挑:“哦?愿闻其详。”
“蔡瑁、张允之流,嫉贤妒能,专权跋扈,排挤景升公长子(刘琦),扶持幼主(刘琮),其心路人皆知!”诸葛亮声音转冷,“如今大敌当前,不思团结御外,反而扣押城中贤良,横征暴敛,搞得天怒人怨!如此守城,焉能持久?江陵若破,以张允之残暴,必行玉石俱焚之举!届时,城中百姓,尤其是如马氏这般素有清望的家族,岂能幸免?”
这番话,正戳中了马良心中最大的忧虑!马氏乃南郡大族,世代书香,但近年来因不满蔡瑁专权,备受排挤打压。张允入主江陵后,对马氏更是多有刁难。如今战云密布,张允的疯狂举动,让马良深感家族危在旦夕。
“然庐江刘晔,兵锋正锐,竟陵已下,江陵岂能保全?”马良反问,语气中带着无奈。
“江陵城坚,张允兵多粮足,若上下一心,固守待援,未必不能支撑。”诸葛亮话锋一转,“然其自毁长城,民心尽失!此乃取败之道!而我主刘子扬,乃汉室宗亲,仁义着于四海!庐江之战,败周瑜而不屠城,安民抚众,有目共睹!其志在匡扶汉室,解民倒悬,绝非蔡瑁、张允之流可比!”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季常兄!‘白眉最良’,乃荆襄人望所归!值此危难之际,兄台岂能坐视家族与满城百姓随张允这冢中枯骨一同殉葬?何不奋起一搏,助我主拨乱反正,解江陵倒悬之危!既可保家族平安,更能留名青史,成就不世功业!”
诸葛亮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着马良的心房。他沉默良久,书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他想起家族所受的屈辱,想起城中百姓的惶恐,想起张允的倒行逆施,也想起关于刘晔在庐江的种种传闻……匡扶汉室?解民倒悬?
“孔明兄,”马良终于抬起头,白眉之下,那双清澈的眸子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需要良如何做?”
诸葛亮嘴角露出智珠在握的微笑,羽扇轻摇,压低了声音:“只需季常兄如此……”
几日后,江陵城内流言四起!
流言一:襄阳援军主帅文聘,与蔡瑁素有旧怨,此次驰援,名为救江陵,实为夺权!待解围后,蔡瑁将借机除掉文聘,并嫁祸于张允!
流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