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锦帆归心 鄱阳伏蛟龙
庐江的战鼓擂响,旌旗蔽日。
太史慈统领的水陆大军,以浩荡之势兵出庐江,逆流而上,直扑夏口!楼船巍峨,艨艟如林,船上士卒甲胄鲜明,刀枪如林,声势震天。太史慈本人立于旗舰船头,镔铁长枪斜指苍穹,虎目如电,威势凛凛。他刻意放缓了行军速度,每日只在江心操演军阵,演练攻城,鼓噪声传遍两岸。其用意不言自明:吸引眼球,威慑黄祖,将荆襄乃至江东的目光牢牢钉在长江东线!
一时间,江夏震动!黄祖如临大敌,急令沿江各寨严防死守,水寨闸门紧闭,江面上遍布铁索、暗桩,强弓劲弩对准江心,日夜警惕庐江军的动向。襄阳的蔡瑁也被惊动,一边暗自嘲笑黄祖“惊弓之鸟”,一边又乐见其成,巴不得庐江和黄祖两败俱伤,同时严令张允加强江陵防务,提防庐江声东击西。柴桑的孙权接到探报,碧眼中疑云更浓,猜不透刘晔此举是当真要与江东缓和共击黄祖,还是另有所图,只得下令水师加强戒备,坐观其变。
就在东线剑拔弩张、吸引了所有注意力之际,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队伍,如同幽灵般悄然离开了庐江。
没有楼船巨舰,只有十数艘经过特殊加固、吃水浅、速度快的走舸与轻舟。士卒皆着便于行动的轻甲或水靠,背负强弩短刃,眼神锐利,行动无声。为首一艘轻舟上,诸葛亮羽扇纶巾,神色从容,身边跟着一身劲装、神情专注的陆逊,以及太史慈麾下一员以勇猛沉稳着称的副将周泰。
他们的目标:穿越云梦泽边缘的隐秘水道,奇袭竟陵!
云梦泽,烟波浩渺,苇荡接天。水道纵横如迷宫,暗流潜涌,浅滩密布,更有毒瘴、凶兽出没,历来是官府力量难以触及的化外之地,也是各路水匪豪强的乐园。诸葛亮选择此路,正是看中了它的隐蔽与险恶。
轻舟在熟悉水性的庐江老卒操持下,灵巧地穿梭于芦苇荡中。陆逊手持特制的指南针(诸葛亮结合玉简中零碎记忆改进)和详细的水道图,结合星象与水流,不断修正着航向。诸葛亮则时而闭目推演,羽扇在虚空中划过玄奥轨迹,仿佛在沟通天地气机,避开潜藏的危险。
然而,云梦泽的凶险远超想象。就在船队深入泽国腹地,靠近一处名为“鬼见愁”的险滩时,异变陡生!
“哗啦!”一声巨响!
前方探路的轻舟猛地一沉,船底仿佛撞上了水底巨岩!紧接着,一张由粗大铁链和尖锐木桩组成的巨大拦江网,毫无征兆地从浑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