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太守府,内室药香弥漫,却压不住那股源自生命本源的衰败气息。华佗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一双手却稳如磐石,指尖搭在刘晔枯槁的手腕上,眉头紧锁如沟壑纵横。他身后,荀彧、诸葛亮、陆逊、太史慈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室内落针可闻。
“心脉如风中残烛,魂魄似碎瓦难全。”华佗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行医一生的凝重,“更有一股霸道阴寒之气盘踞心窍,如附骨之疽,不断侵蚀生机。此非寻常伤病,乃是……逆天改命、魂魄强燃之反噬!”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刘晔胸前那方沉寂的玉玺,又落在荀彧略显虚幻的身影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惊异。“外力强聚,终非长久。荀先生以分魂共济之术暂续生机,实乃饮鸩止渴,自身魂体亦受牵连,日渐虚浮。”他看向荀彧,后者微微颔首,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几分。
“神医可有回天之法?”诸葛亮羽扇轻摇,声音虽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窗外,隐隐传来庐江军民重建家园的号子声,这座刚刚击退周瑜的孤城,其灵魂正躺在这里,命悬一线。
华佗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非常之疾,需用非常之法!老夫需行‘金针渡厄,魂火补天’之术!以金针刺激其残存生机,激发玉玺蕴藏的奇异能量,再辅以老夫秘制‘九转还魂散’,或可强行弥合其魂魄裂痕,驱逐阴寒。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如铁:“此术凶险万分!施术之时,刘太守需承受刮骨洗髓之痛,稍有不慎,便是魂飞魄散之局!且需一位命格强韧、气血旺盛之人,以自身精纯阳气为引,护持其心脉,分担部分冲击。此人……恐有折损寿元之险!”
话音未落,太史慈一步踏出,魁梧的身躯如山岳般挡在榻前,声如洪钟:“末将愿为引!主公待我恩重如山,区区寿元,何足道哉!”他虎目圆睁,毫无惧色,周身气血鼓荡,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不可!”荀彧与诸葛亮几乎同时出声。荀彧上前一步,温润的眼眸带着决绝:“子义乃军中柱石,庐江安危系于一身,不可轻损。彧本为玉玺所召,魂契相连,与主公同源共生。以此魂体为引,引动玉玺之力,再合适不过。纵有折损,亦是我之本分。”
诸葛亮羽扇一顿,目光在荀彧与太史慈之间流转,最终落在荀彧身上,缓缓点头:“文若兄所言甚是。魂契相连,气机相引,确是最佳人选。只是……文若兄魂体本就不稳,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
“无妨。”荀彧淡然一笑,那笑容中带着看透生死的平静,“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