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陆逊的声音,如同清泉击石,瞬间打破了庐江太守府内令人窒息的绝望。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身形单薄、面容稚嫩的青衣少年身上,充满了惊愕、怀疑,甚至毫不掩饰的嘲讽。
“黄口小儿,也敢妄言军国大事?”
“毛都没长齐,懂得什么退敌之策?胡闹!”
“此乃生死存亡之际,岂容儿戏!速速退下!”
几个惊魂未定的官员忍不住低声呵斥,语气中满是焦躁和不耐。
太史慈眉头紧锁,虎目审视着门口的陆逊,并未立刻呵斥,但眼神中也充满了不信任。十万江东精锐压境,军神周瑜亲临,此等绝境,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能有何作为?
唯有刘晔。
他苍白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深潭般的眼眸,却骤然亮起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他死死盯着门口的少年陆逊,仿佛要穿透那稚嫩的外表,看进他的灵魂深处!怀中那沉寂冰冷的玉玺,在陆逊开口的瞬间,竟极其微弱地搏动了一下!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带着无尽推演与洞察气息的冰凉意念,如同细微的电流,瞬间掠过刘晔的识海!
这感觉……虽然微弱,却与郭嘉残魂的冰冷推演,有着某种本质的相似!是错觉?还是……
刘晔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和识海的剧痛,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他进来。”
声音不高,却让满堂的嘈杂瞬间平息。官员们面面相觑,虽仍有不满,却不敢再出声阻拦。
陆逊挺直了小小的身板,迈步走进肃杀的大堂。他步履沉稳,面对满堂质疑的目光和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与恐慌,竟无丝毫怯场。他走到堂下,对着刘晔深深一揖,姿态从容:“小子吴郡陆逊,拜见刘使君。”
“你有何策?” 刘晔开门见山,目光灼灼。
陆逊抬起头,清澈的眼眸直视刘晔,声音清晰而条理分明:“小子以为,周公瑾挟十万之众汹汹而来,其势正盛,其意在于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踏平庐江,震慑四方。然,其军亦有短处!”
他伸出两根手指,语速不急不缓:“其一,十万大军,多为新附之众,人心未定,号令难齐。其二,周瑜此人,心高气傲,用兵以正合,以奇胜。其初至,必先探我虚实,以堂皇之师碾压,不屑行诡诈偷袭之举。”
“故,小子斗胆献‘疑兵之计’!” 陆逊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与年龄不符的自信,“请主公即刻下令,尽开庐江所有城门!拆除吊桥!城头守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