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剩下诸如两广之地的遥远地方,再能挤出来的军队还真是不多。三人一番商讨,最后决定从这次协助平乱的地方卫军中抽调三十万出来。平均分摊到每个省头上。一来是这些军队,本来便处在动员状态,集结于山东河南境内,剿残匪,协助两地重建,维持治安等,距离辽东比较近。二来,这些卫军虽然仅仅是协助,却也是打了一场胜仗,士气正高着呢。三来,这些军队多多少少也经历了一些战场的气氛,总比从未见过战争的士卒来得强。
最后,由杨定山拟定,赵哲批阅后的调令,经由京城绕一圈后。火速发往了各所各卫。其中,赵哲也采纳了刘破军的意见,将他培养的千余教头,也是打散后分配到了每一个卫所之中,在来的路上,也可以通过急行军来临阵磨一下士卒,节约些时间。
干完了这件事情后。刘破军又提出后勤保障问题,粮食,兵甲,战马,火药,大炮,火铳,油脂,药材,弓弩箭矢等等。这一切都要尽可能的充足供应。刘破军提出的这些一个个的要求,赵哲心头也是直突突。呐呐的,这其中每一项,都是钱啊,都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此外,除开这总数七十万的军队外,还要抓紧征召预备役统一训练,用以补充战斗中的人员损耗。
不过他也知道,两国之间的交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你叫一群人,我叫一群人大家约个地方开片。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力较量,士卒的强悍与否,只是其中一项。更多的,却是打的后勤,举国运作的国力。在这一点上,大赵虽然如今已经不复往日之雄风了,却还是比后金国有很大的优势。谁的国力强,谁的国力持久,能坚持到最后,便是胜利者。
咬了咬牙后。赵哲也是应承了下来,虽然这种国力较量的事情需要一大帮子人参与操作,但赵哲却是答应会紧紧的盯着后勤保障,不会让任何人在其中玩猫腻。以前和后金国,大家只不过小打小闹而已。但这次却是进行的国战,后金国虽然明面上只有二十多万军队了。但是其后勤和预备役,也会紧紧跟上随时补充的。只是其底子,比大赵帝国薄弱了些。
本来以为提完这两个非常庞大的要求后,刘破军已经不会再有要求了。谁料,刘破军想了一下后又道:“皇上,后金国民风彪悍,习武成风。小小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