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听罢又点了点头,指尖却无意识地在龙椅扶手上轻叩着,心头翻涌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想起对快应队成员的交待,咧嘴笑了,但是眼光却很冷,他比谁都清楚,这二百七十六发礼花弹承载着何等分量——
那正是大明自建国至今的年岁。
可如今,这王朝本已亡了,就亡在他这具身体的原主手中。
是他朱有建,一个异世来客,硬生生接过了崇祯朱由检的命运,才让这皇朝的香火勉强续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当做是一场祭奠吧,将皇朝的各种没落都表现出来,才是对原来那个大明的尊重!
从二百七十七年起,便是新的开始了。
这二百七十六发礼花,是对过往的告别,是对先烈的祭奠,更是对往后岁月的昭告。
朱有建在心底暗自发誓,既已坐上这龙椅,便走出另外道路来吧,胡人死绝,洋人刨根,还有谁来威胁我的生命?
另外,据说原明有些皇帝,死得有些不明不白,那么你们若是将我也搞死,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换个皇帝,取缔股份制,土地自然还给原来的藩王,是你们需要的吗?
如今他算是看出来了,朝堂上的大员,不过就是代理人,背景说简单也简单,是为那些豪商做事。
大明俸禄很少,无法满足官员的需要,但是豪商可以满足他们,不听话的皇帝,或者相对懦弱的皇帝,他们可以想办法揉捏。
比如建文帝、英宗、代宗、孝宗、武宗、穆宗、光宗与天启帝,建文是热血小青年,以为自己可以是汉武帝,不用削恩令就可以完美削蕃,于是改朝换代了。
英宗有仁宗的城府,却没有宣宗的狠辣,比较纯真地以为,他爹给他留下许多武勋,足以担起所有事,最后只能去瓦剌留学,武勋集团崩溃。
代宗真就是代了,将将有了一些自主想法,就被他哥复辟了,没人帮他吗?
自然是有的,但是他出了昏招,与朝堂大员为国本闹得不快活,然后石亨把握住机会;
满朝大员默认复辟,有两个原因:
其一、于谦不听话,还干不掉;
其二、武勋集团已经没落,已经无法硬气起来。
所以英宗复辟,也蹦哒不起来。
孝宗很听话,将宪宗的政策全都推翻,还政于朝堂官员,又严于克己,不仅勤政听话,且不沉迷美色;文官们是真希望孝宗长命百岁,可惜阑尾炎在那个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