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汉武帝的认知为,除中国之外都是蛮荒,哪怕有国,也是小邦,不足为虑。
匈奴也是同样想法,所以大汉再怎么攻伐驱逐他们就是不愿离开,哪怕灭族也不能去蛮荒。
最终将中国称谓坐实的是大唐天可汗太宗,这位太宗也是明太宗成祖皇帝崇拜的偶像。
他是真敢干,杨广征朝鲜,是为了消耗门阀大族的有生力量,所以促成高句丽建了隋军京观。
天可汗征高句丽,纯粹是要证明东极必须离长安万里之外,高句丽只是过程中一段距离;
后来他家老九实现了这个愿望,安东都护府建在庙屯,于是明太宗自豪地在庙屯建立“奴儿干都司”!
可以说大唐为了证明是中央之国,在四方万里之处都设立了都护府,北边到了通古斯,见到瀚水认为到了北海;
西边到了咸海认为更西边都是蛮荒,于是建了西域都护府;
南边自然就是真腊,那里建了安南都护府,整个中南半岛都可以叫安南。
明太宗同样将宣慰司立了这些地方,不过他发现宋人在南洋发现很多岛屿;
所以就搞了船队去南洋,然后发现还有西洋,就这么一路过去,得到的成就,让他以为已经超越大唐天可汗;
他才是天下共主,很自豪地说——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凡邦国蕃属皆归大明!
朱有建认为很有道理,但是与我无关,我才没兴趣要这些虚假荣耀,得来点实惠的!
午膳的宴席设在迎宾楼膳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宴。
这并非寻常炭火火锅,而是新式样的:
圆形餐桌中央立着一根圆柱,柱内藏着蒸汽铜管,全靠蒸汽加热。
如此设计,既省了贡炭的开销,免了烧炭的麻烦,更没了炭火熏人的烟气。
六百多位各国使团成员,按与大明的亲疏远近分坐百桌;
鸿胪寺与礼部的官员另设十桌。王承恩作了主持人,面带笑意穿梭于各桌之间,指点众人取用菜品。
皇帝身份尊贵,自不必亲自陪宴。
火锅的食材称得上琳琅满目,天上飞的禽鸟、地上跑的走兽、水里游的鱼虾,一应俱全。
翠绿的时蔬堆得像座小山,旁边还摆着番薯、土豆和各式杂粮糕饼——
虽算不上稀世珍馐,却也样样色泽鲜亮、香气扑鼻,勾得人食欲大开。
酒水也备了好几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