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珠这老三样,但海船与使团人选却成了让人头疼的难题。
若是纯用李朝旧臣,多尔衮心中不安,怕他们心怀异志,将朝鲜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泄露出去,他可不敢赌!
可全用大金亲信,又对大明不熟悉,根本不知该去哪里,与大明接触。
最终,经过一番权衡,决定折中处理:
原李朝李佲领一半使臣,范文程之子范承谟率另一半人马,组成混编使团。
毕竟李佲有出使经验,这几年的朝觐都是由他带队,虽然是李朝庶出子,但是如今都是大金臣子,就不分嫡庶了。
另外,遵照往年行事,去往大流求群岛,接上大流求尚王一起去大明;
因为流求被默认为朝鲜蕃国,这一传统路线,似乎也在无形中维系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九月十二日,朝鲜使团带着使命与期望出发了,一路向南行去。
李倧心中知道流求北部诸岛早被德川幕府占据,出于某种心理,他并没有告知大金皇帝,他认为尚王避居三山岛南部,只要尚王还在,流求依然存在。
然而,当船队抵达南山后,竟扑了个空——
尚王又被倭寇掳走了!
这一变故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朝贡使团陷入一片沉寂。
朝鲜使团有人提出放弃流求直接去大明,然而,范承谟却强烈反对。
他的眼神中满是激愤:
“流求乃独立之国,乃本朝友邦之属,倭国竟敢掳其国王,此乃对我大金的公然挑衅!”
年轻人就是热血与有担当,他的声音在船舱中回荡,满是愤怒与不甘。
船队只得无奈折返望京,向多尔衮禀报此事。
回到望京汇报大流求岛的事后,多尔衮听闻后勃然大怒。
这位素来自负的大汗何曾受过如此屈辱?
打不过大明也就罢了,区区倭国竟敢动他的“流求小弟”,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猛地一拍案,桌上的茶盏也被震得微微晃动:
“区区倭国居然敢触虎须?
这是对吾大金的挑衅与侮辱!”
愤怒在他的眼中熊熊燃烧,仿佛要将一切敢于冒犯的敌人吞噬。
范文程与洪承畴立刻附和,他们素来看不起海外小国;
此刻更是将这一事件视为扬威立万的机会,洪承畴立即出列:
“陛下,我大金新立,本就需要立威,既然倭贼主动撞过来,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