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天来,流寇肆虐,生活陷入绝境,是王军的到来让他们重拾希望,此刻相送,既是感恩,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而与此同时,那些被流寇祸害过的闺女们,也在队伍之中。
太监们走上前去,用一种看似诚恳的语气解释道:
“闺女们这名声毁了,留在这儿难免会走上寻死的路。不如跟我们走,我们送她们去山东,军兵们不在乎名声,会给她们家的。”
百姓们听闻此言,心中如被重锤敲击,疼惜与无奈交织。
他们固然舍不得自家闺女远走他乡,可细细思量,又深知太监所言不无道理。
在这乱世之中,一个失去清白的女子,未来的路太过艰难,或许跟随王军离去,真的能寻得一线生机。
于是,他们流着泪,嘴角却又牵强地挤出一丝笑容,挥手送走了自家闺女,那风中摇曳的衣袖,仿佛是他们不舍与牵挂的具象化。
王军渐行渐远,百姓们依旧伫立在城外,久久凝望,直至那队伍消失在地平线。
他们默默祈愿,希望王军此去一路平安,也盼望着未来的日子能如这初现的曙光,越来越亮。
晋豫大地上,游击小队的行事风格别具一格,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温情与担当。
他们在解救那些被流寇祸害的女子时,做法更加干脆直接。
每到一处,队员们会毫不犹豫地留下自己的名字,用坚定而真诚的目光看着那些遭受苦难的女子,郑重地说道:
“以后我们会来找你们的,我们不在乎名声,只要你们不嫌弃我们是粗汉子,我们愿意娶你们过门。”
这番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情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进了那些女子破碎的心中。
谁能想到,在这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的乱世,竟有这样一群男人,愿意不顾世俗的眼光,给她们一个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十八万进入晋豫的游击小队,竟有一多半的队员都解决了个人的婚姻大事。
说来也巧,这些被祸祸的女子,个个样貌都还不错。
游击小队的粗汉子们,内心却十分憨厚淳朴,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女子,认为自己是趁人之危才得到了她们的青睐。
也正是这份质朴的想法,让他们在婚后对妻子呵护备至。
他们努力地赚钱养家,土地也在不断地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