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面更精彩!
“妙啊!孙先生所言极是。想昔日,吾皇李自成攻打开封城,耗费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才将其拿下。
若是当时能有先生这样的大才在侧,早早想出如此精妙的水攻之法,又何至于费如此大的周折,开封城又怎会耗时九月才被攻下呢?”
说罢,他对孙伾的敬佩之情更甚,心中也暗自庆幸能得此良才相助,此番攻打徐州城,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了。
此时的马士英、高杰以及邢夫人,正一心扑在加固徐州城防上,绞尽脑汁地应对可能到来的攻城之战,却万万没有想到,敌军竟会剑走偏锋,不攻城而选择水淹徐州。
他们浑然不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如同汹涌的暗流,在徐州城的四周悄然涌动。
事实上,这水淹之法并非毫无依据。
三国时期,曹操就曾用过类似的手段,凭借水攻取得了胜利。
徐州此地,黄河故道连接着微山湖段,水量颇为可观,还有泗水、沂水,以及众多由水洼形成的小湖星罗棋布。
而且,徐州的地形十分特殊,周围环绕着许多丘陵,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宛如一个天然的盆地,极其容易储水,与当年下邳的水淹位置相比,条件甚至更为优越。
乱军之所以选择这一极端手段,也有着他们自己的考量。
他们的本意并非一定要拿下徐州这座城池,而是担心在进攻凤阳时,徐州的军队会从背后包抄他们的后路,对其造成致命威胁。
如今,若是能直接将徐州淹没,徐州的军队自然无法再构成威胁,这样一来,他们进攻凤阳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毫无顾忌地放手一搏。
而可怜的徐州军民,却还被蒙在鼓里,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一无所知,徐州城的命运,正朝着一个未知而又危险的方向悄然滑去。
乱军这水淹徐州的计策看似凶狠,能不费多少兵力就将徐州城搅个天翻地覆,可细细想来,其中也藏着不小的破绽。
虽说这火攻之法一旦实施,顷刻间便能让拒马等防御工事化为灰烬,可水淹之计却没那么简单。
水要慢慢积聚,河道要精心挖掘引导,至少得耗费三天时间,才能让徐州城陷入一片汪洋。
这三天的时间,看似不长,却足以改变战局。
朱有建派出去的游击小分队,神出鬼没,战斗力惊人。
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和作战风格,三天时间足够他们赶到徐州。
到那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