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一边说着,一边瞥见桌上摆放着纸、墨笔,灵机一动,当即走过去,拿起笔,凭借着脑海中的构想,迅速在纸上勾勒起来。
他的笔触坚定而流畅,不一会儿工夫,一张简易却清晰的概念图便跃然纸上。画好之后,他放下笔,将图拿起,展示给众人观看,眼中满是期待之色,盼着他们能彻底领悟自己的新思路。
陈大匠满心好奇,三步并作两步凑到桌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朱有建手中的笔,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待看清纸上所绘,他不禁喜上眉梢,这新型铳的设计实在是精妙绝伦!
按照这般构造,量产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难题,而且铳子转动的关键部位,完全无需再用昂贵又难加工的铜材,普通的铁或者钢便能胜任,成本骤降不说,制作难度也大幅降低。
想到这儿,陈大匠对自家主子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只觉朱有建仿若天神临世,智慧超凡脱俗,竟能想出如此奇思妙想。
他激动得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朱有建行起了大礼,嘴里高呼着“圣上英明”之类的颂词,随后爬起身,心急火燎地就要回去依样建模,恨不能立刻将这火器变为现实。
“回来!”
朱有建见状,没好气地喊了一声,
“别这么风风火火的,事儿还没完呢!”
陈大匠脚步一顿,赶忙转身,一脸懵懂地回到桌旁。
朱有建也不理会他的窘态,重新拿起笔,继续在纸上挥洒。
不一会儿,一个枪托的形状出现在纸上,紧接着,他又在枪管离枪口较近的位置添上一道箍,随后在箍上精心架起一只一尺半长的刺刀。
眨眼间,一幅完整的火器设计图呈现眼前,这火器总长约五尺,模样竟与现代步枪有几分相似,却又独具特色地带有一个轮盘弹舱。
朱有建这才满意地搁下笔,指着图纸开始介绍:
“你们瞧,铳管加上弹舱一共一尺半,后面这部分用木头制作,作战时可以稳稳地顶在肩膀上,起到绝佳的减震效果,士兵们持枪射击时就更稳了。
再看前面,加这么个箍,用处可大了,专门用来安装这种带有三角内槽的刺刀。
如此一来,这火器既能远距离发射铳弹杀伤敌人,一旦近身搏斗,又能迅速切换成冷兵器,与敌人短兵相接,可比单纯拿根铁棍当近战武器好用多了。
关键是,整体重量还轻了许多,士兵们耍起枪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