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那个文风昌盛、科技萌芽的时代,石油也应该已经被发现了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不然,那位叫沈括的大学者,总不可能毫无依据地凭空想象出“石油”这个名称来吧,这简直就像无米之炊,毫无可能。
这念头刚落,他脑海中又浮现出许大匠提及蜀人利用石气煮盐的事儿。
记得当时,许大匠一脸艳羡,仿若看到了稀世珍宝,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讲述着石气相较于焦炭,那可好用太多了。
石气仿若拥有神奇魔力,更为关键的是,这石气仿若取之不竭,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热力,所蕴含的热力也要比焦炭强劲几分,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大力士。
朱有建略作思考,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虚空,心中猜测,这里所说的石气,大概率就是天然气,那是一种深埋地下、神秘而强大的能源。
不过在他原本的印象里,天然气似乎还比不上液化煤气那般便利好用,虽然在未来世界,天然气取代了液化煤气,可是热效却不如液化煤气,只是相比要安全许多。
但此刻,身处这古老的时空,面对这些陌生又熟悉的能源,他的认知仿佛被重新洗牌,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之中。
烛光在寝宫之内悠悠摇曳,为这一方空间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朱有建慵懒地靠在榻上,手中轻轻把玩着一块玉佩,思绪却如脱缰野马,肆意驰骋。
他这人有个难得的优点,一旦碰上那些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事儿,就像遇到一堵怎么也撞不破的高墙,从不傻乎乎地钻牛角尖,懂得及时洒脱地放下,绝不拖沓。
这不,刚才那些纷繁复杂的念头刚在心头冒起,他便仿若挥一挥衣袖,很快将这些疑惑如同驱散轻烟一般抛诸脑后了。
毕竟,当下最为紧要、重中之重的,是蒸汽轮机的研发大业。
而这副重担已然稳稳地交给了器工监的许五——也就是那位手艺精湛、巧夺天工的许大匠。
说到这儿,朱有建仿若被一道新奇的光击中,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微微歪头,暗自思忖:
这许五的“五”字,会不会藏着什么有趣的门道?
莫不是许姓第一代匠人就叫许大,而后便依照着某种不成文的规矩,一代一代顺延编号下来。
就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到了这位技艺卓绝、在匠人圈子里声名远扬的匠人这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许五呢?
这想法刚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