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个读书人还会对你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武将们还肯为你冲锋陷阵、充当先锋?
他们图啥呀?
图你给个爵位,回头再找个由头把他们当猪宰,他们可没那么傻!
乱世之中,人心浮动,变数无穷无尽,选择更是纷繁复杂。
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眼瞅着就要覆灭,外头还有大顺、大西、大清这些势力,像饿狼一般虎视眈眈。
那些身处局中的古人,哪能像后世之人一样看清历史走向,他们会选一个在危难之际抄家大臣的皇帝,还是选个满口仁义道德、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新主?
正因这选择太多,南明才无力回天。
有人深入研究南宋与南明兴衰,不禁发出灵魂拷问:
为何南明明明比南宋开局更具优势,南宋能延续一百五十年国祚,南明却连十五年都撑不到?
且看南宋,彼时方腊刚被平定不久,各地起义军也基本剿灭干净,南方诸地在皇权威严的震慑下,噤若寒蝉,一片死寂。
北方金国强势崛起,如秋风扫落叶般灭了北宋,九皇子赵构在临安登基称帝。
这赵构,论才能,比起父兄那是差了一大截,可臣子们没了退路,别无选择,要么继续追随宋室,忠心不二,要么叛国投敌,
沦为汉奸卖主求荣,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恰逢北方流民大举南渡,南方士绅集团为保自家主导权,权衡利弊之后,只能全力支持赵构。
而赵构也深谙平衡之道,待岳飞一路凯歌,打得金兀术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之后。
竟以莫须有罪名痛下杀手,以此回报南方士绅,换得朝堂安稳,南宋这才得以延续国脉,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站稳脚跟。
再瞧南明,局势那叫一个混乱不堪,令人扼腕叹息。
李自成目光短浅,满脑子都是劫匪那套简单粗暴的思维,压根没意识到改朝换代需谋略规划。
错误地以为后金与汉人之间只有纯粹的民族仇恨,天真地以为即便自己推翻大明,大明将领也会因民族大义帮他抵挡后金。
就因这般糊涂心思,他肆意妄为,破灭吴三桂家族,却还指望吴三桂不计前嫌,继续抗金。
吴三桂岂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起初确实表露出不做汉奸的决心,高呼要给大明皇帝报仇,理由冠冕堂皇,大义凛然。
可转头就与满清做起交易,许以京城劫掠三天,抵扣一亿两白银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