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真为了搞钱,将这些大臣抄家,短时间好像不错,有钱悬赏壮士守城,那是将命运寄托在勤王军队上,这种将命运交于他人之手的事情,委实不靠谱,仿若把身家性命系于蛛丝。
还有,若是真这样做,实际就是与所有读书人反目,万一大明朝还能延续,再想有臣工治理,就不可能了,仿若自断臂膀。
既然杀鸡取卵行不通,那就干脆借鸡下蛋。
有道是:
亏本的买卖没人干,杀头的生意抢着干。
为何?
还不是因为利润丰厚,仿若闪耀着诱人光芒的金山。
面对这泼天的富贵,这些大地主们能不动心?
看看朝会上那激烈争抢的场面就知道了,仿若饿虎扑食。
以这些人的精明,必然会绑着皇帝入股。
但朱有建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拿出实物,手雷和连弩,就是要让他们眼见为实。
只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些神奇玩意儿的威力,才会相信皇帝手中有货,日后自然不会惦记皇帝的股份,反而会忠心拥护。
毕竟只有跟着这样的皇帝,才能捞到更多好处,仿若找到领航的舵手。
所以,当武勋们见识到手雷和连弩后,信心比朱有建还足,他们眼里闪烁着炽热的光,仿若夜空中燃烧的星辰,交头接耳间满是兴奋与期待,仿若孩童发现新奇玩具。
在他们心中,明军这些年之所以屡战屡败,军械劣势首当其冲,军饷不足尚在其次。
遥想周遇吉,以寡敌众,凭借非凡的勇毅坚守十几日,若当时能有这等新式武器加持,战局逆转也未可知,他们心底就是有这股子执拗的自信,仿若坚信奇迹的信徒。
众人围坐一起,商议得热火朝天,这次决意要派十万人马出去,并非畏惧敌手战力,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抢夺人口。
经过朱有建一番推心置腹的解释,他们对流民的态度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往昔的厌恶如春日残雪般迅速消融,仿若暖阳融雪。
如今这些流民,在他们眼中不再是累赘与隐患,反倒成了珍贵的资源,是自家未来源源不断的佃户,是重振家业、再铸辉煌的根基,保护还来不及,哪还有半分厌恶,仿若珍视稀世珍宝。
会议进行得异常顺利,众人连喝茶润喉的工夫都省了,仿若被点燃的火箭,匆匆散会,赶忙派人奔赴山西、大同镇等地。
凡是草图上标注的,以及疑似闯贼行军路线经过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