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与想办法引水上岸。”
\n
见众人不明白的样子,他仔细解说道:“对于引取河水,现今堡内的龙骨水车引水太浅,已不足为用,不过孩儿在江南一带,看到一种大水车,可引水达六、七丈之高(约20米),足以满足河边田地所需,还不需人力或畜力,以水流带动即可。”
\n
顾千户吸了口气:“可引水达六、七丈之高?”他喃喃道:“如此一来,不管水位多高,只要河中还有流水,就可引水使用了。”
\n
黄思豪急迫地道:“我儿,那水车制作法子,你可知道?”
\n
黄来福微笑道:“爹爹放心,孩儿当时见到此物时,便已仔细询问相干匠人,并已牢记水车制作方法!”
\n
黄来福说的那大水车,就是筒车的一种了,特别是以黄河大水车为参考,他昨晚谋划时,知道此后大明朝几十年都会严重缺水,就查看了相关的电脑资料,这水车筒车之类的引水工具,自然也在他的思考之中。当然,那水车的具体制作细节,等闲下来时,他还要再去找电脑看看。
\n
其实这筒车,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并从人力畜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这黄河大水车,更是筒车应用的精华表现。据记载,最早黄河大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创造的。
\n
段续在游览西南各地时,发现那里多用筒车汲水灌田,利用水力将低处的河流溪水提往高处灌田,很感兴趣,想起自己家乡人民虽然倚水而居,但因黄河河岸太高,水面与农田的垂直距离较高,守着黄河喝不上水,便命人绘图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创造成功。
\n
段续是兰州人,所以又叫兰州大水车。兰州大水车气魄古朴宏大,在世界中,与荷兰的大风车并列双绝,荣登国家名片。
\n
其实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各种发明不绝,不说筒车,单说以人力或畜生为动力的龙骨水车,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车。西方迟至1500年后才能制造这种以链轮传动、翻板提升为工作原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