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洛京的东宫完全是仿照雍京的东宫修建,也基本上延续了唐朝和武周的格局,有殿阁宫院二十多所,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其中咨政殿是东宫百官的公务朝房,一百多名东宫官员和六百多名从事在这里办公,其次,明德殿是东宫储君处理朝务和商议政事之处,而弘文馆是藏书楼和培养贵族子弟之所,这三处宫殿组成了东宫的核心之地。
\n
大宁王朝吸取了武周禁锢东宫,致使皇帝即位后昏庸到教币,对东宫太子持开放态度,并建立了诸君制度,在成为储君前,太子主要以学习为主,除了不准干预朝政外,其他都比较开明,比如准许和百官接触,太子每年必须出巡三次,了解民间疾苦,而且被册封为储君后,便必须要参与国事,掌握二万人的东宫军队,旁听政事堂会议,并能发表自己意见等等,对太子非常宽容,这有利于储君在即位后不会昏庸,并能保持各种政令的连续性。
\n
但宽容也是相对的,太子之位也并不是稳若磐石,大宁王朝建国三百年来,就出现了八次太子被废的事件,但只有两次是储君被废。
\n
废除储君不是那么容易,太庙的铁碑有明确规定:,储君失德、
\n
百官共废之。,一个是废除储君的条件,只有一条:失德,另一个是废除储君的程序,百官废之,也就是皇帝没有资格废除储君,必须由百官来共同废除储君,这是防止皇帝以自己的喜好随意废除储君,动摇国本。
\n
正因为废除储君之难,所以当今皇帝虽然有意改立楚王,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是尽可能地为楚王创造一些条件,比如重用申国舅和支持楚王的一些皇族,以及对一些有损东宫的举动睁只眼闭只眼,就像户部克扣东宫税银等等。
\n
东宫弘文馆藏书楼这里是京城第二大藏书楼仅次于国子监藏书楼,有藏书八十余万册,同时这里也太子皇甫恒读书学习之处,但对于太子皇甫恒,这里还有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殊之处,只有藏书楼没有史官记录东宫起居录,无论是太子办公的明德殿,还是生活起居的后宫,还是太子的正式出巡,都会有史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