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够了,有这句话足够了,有虞世南的拍案定音,谁还敢出来反对。
\n
至于那些名士大儒的反应,要知道现在可是唐代,中国少有几个,社会风气最开放包容的朝代之一,不是明清理学盛行,思想僵化的时候,名士大儒也是人,也曾经年少风流,难道就没有几个红颜知己,否定绛真,就是否定自己的过去。
\n
“杏花、扬花、落英缤纷,诗句甚为细致,颇有昭明太子遗风。”某个儒士摇头细品道,昭明太子就是萧纲,也是扬州刺史萧宗茂那系的祖先,听人提起,连忙拱手以示敬意。
\n
“不然,应是庾子山的韵律。”有人反驳说道。
\n
庾信,字子山,诗文风格绮艳流丽,转拘声韵,弥尚丽靡,从某种程度上说,唐代的宫体诗,声律以他为本。
\n
“言之有理,昭明太子的《赋得入阶雨》,诗云,‘细雨阶前入……倘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某人文士说道:“纵观全诗,尤其是最末两句,纤巧细腻,令人惊叹,岂是一般诗句能所比拟。”
\n
言下之意,绛真所唱词句,根本没有资格与萧纲的诗句相提并论,不像萧纲,却似庾信,摆明是说庾信不及萧纲,顿时,喜欢庾信诗句的文人不乐意了,立即开口驳斥,起初,还与绛真唱曲沾边,后来就离题万里,纯粹就是萧庾之争。
\n
争执越演越烈,虞世南含笑旁观,不发表意见,却苦了萧宗茂一众官员。
\n
自然,内心深处,萧宗茂肯定是挺祖先萧纲的,问题在于,现在还举行宴会,应该一团和气才是,怎么能争执起来,要是火气上来了,不欢而散怎么办,众多名流在场,自己颜面何存,肯定沦为笑柄。
\n
暗暗忧心,萧宗茂也知道自己身份敏感,开口说不定就让人误会自己偏帮昭明太子,连忙朝下属官员示意,以韦允成为首的佐官,却纷纷低头躲闪,不是想要幸灾乐祸,看萧宗茂笑话,而是真的无能为力。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