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张寿虽说被阿六扶了起来,但此时听着楚宽这些话,他却禁不住有些牙疼。看来楚宽的病比预想中更重啊,这是扳不回来了?
\n
而正当他想要开口反驳的时候,却听到了自家岳父那低沉的声音。
\n
“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天下衣冠,确实是古今少有的明君贤主,但你怎么就确定,当时那所谓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就真的如你现在所说?史家的春秋笔法,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尤其是粉饰圣君明主的时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n
“就如同《旧唐书》中还好歹略提一提唐太宗的不是,到了《新唐书》,就连他诛凶杀弟的恶行都不提。这还是宋人写唐史,那唐人写唐史,甚至写隋史,岂不是更加荒谬?”
\n
楚宽没想到,平时也算是太祖皇帝推崇者的朱泾,竟会突然如此反驳自己,愣了一愣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什么叫粉饰圣君明主,朱泾,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我朝太祖岂是自矜功劳,口口声声自己献计解了雁门之围的唐太宗能相提并论的?”
\n
朱泾却一点都没有因为楚宽的发怒而退缩,反而不慌不忙地笑了一声。
\n
“从宋末到元末,百余年先是天下战乱,随后又是蒙元一再内乱,盘剥地方,最后又是元末天下战乱,你知道损失了多少人口,你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天下无主田地那么多,你知道有多少是荒地,而要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国朝之初,要花费多少人力,迁移多少人口,而因此又有多少人死在路上?”
\n
张寿听到朱泾说战乱,说人口,说迁移,他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n
很多人说起哪朝哪代开国,都会赞颂生机勃勃,斗志昂扬,仿佛只凭一股斗志就会有后来的繁华富庶,却压根忘了,无论汉隋,无论宋明,建国初年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歌舞升平,因为天下初定,吃饱饭都不容易,仓廪的日益丰实,那是很多人的牺牲换来的。
\n
就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