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东西大多都只能看天赋,像是那个靠眼神就能黑化、杀得只剩剧名的江玉燕,另外还有逊哥儿啊枫哥啊什么的,人那都是一出道就能用眼睛说话。
后来忽然开窍的就少,丫丫算是一个(其实早期也不赖的,但是不够出彩......也可能是全靠同行衬托——这同时期的女明星普遍越到后来越不会演戏)。
而在这个时空里,人掌握眼神窍门的时间也早了许多,只能说没枉费陈燔身体力行的日夜传教。
“还行吧......这些笋怎么处理?”丫丫指着那一堆用剩的‘道具’。
不是因为NG太多,而是因为许多镜头要特写近景远景来回切换,不得已多费了一点。
“当然搬食堂啊!”
丫丫忽然凑近一步:“不是,我是说我吃腌笃鲜了,你做的!”
“行,等宁皓回来。我腾出手给就去给你弄!”陈燔点头。
这腌笃鲜是个费时间的菜色,咸肉要先炖十五分钟,加入鲜肉后起码再炖半小时。鲜肉最好先焯水,不然浮沫太多影响汤的口感。(就像演员最好接受一些专业培训,尤其是靠颜值出道这些)。
加入竹笋后还得至少煮半个小时,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过了火候咸肉的咸腥味会过于浓重,吃了容易口干。(就好比你已经是个老戏骨了,突然去做医美把自己弄得怪兮兮,观众看了别扭。)
有些人会让咸肉鲜肉同时炖,但这样鲜肉又容易不够入味。(一边拍戏一边学表演,原以为赚钱学技术两不耽误,其实钱可能没耽误,学习就差球——这年月有几个戏能磨演技的?。)
又把咸肉切更小块一些,或者干脆切成片。这确实可以让鲜肉更早入味,但又很容易变成咸腥味过重。(就像如今的小鲜肉培养模式,一个个中学都没读完就跑去当练习生,一个比一个没谱。)
这也是为啥饭店里的腌笃鲜大多味道一般的原因——你要现做吧,客人没工夫等;你要弄成预制菜吧,这咸腥味又太重。
也就能满足少数人的口味。
......
“口味吧,我觉着比不了你和勃子,但也还行......对了,有一半菜是勃子做的,但导演的意思是别突出口味,要突出人的勤快。”桐庐归来的宁皓如此说着这回的体验,他把香烟摁进烟缸——一个附近手工做法出品的创意小制作,造型是《疯狂的石头》片尾勃哥仰天长啸的头像,收纳烟灰和烟屁股的就是勃哥的嘴。
“哎,这玩意我要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