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就很顺利,陈燔的剩余的分镜头也很快就补上了,除了一些剧本和画稿无法准确传递的镜头需要‘编剧’到场指导以外,大部分的时间这货就窝在宾馆完善另一个剧本。
给老婆的作品已经在路上了,这是他自己今年要导演的第二部戏——呸,是第一部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容易重生一趟,他自觉还远没到巅峰,总得再弄出点花样来。
彭彭都怪他叫半步大导,那他怎么滴也得再进半步不是?所以还是得有个给力点的电影,配上给力点的演员。
眼下他在准备的剧本,叫《寄生虫》。
算算时间的话,原编剧也快开搞剧本了——但这是棒子的事情,所以管他呢,谁先拍出来就算谁的!
改编难度也不小——这故事好像是个关于贫富对立的荒诞剧。
但其实贫富对立只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阶级固化——通人要想跻身上层,可能需要历尽千辛努力,但滑落却只需要一朝一夕——主角一家,甚至是原保姆两口子,其实原本也不是什么底层!
从国内外的影评上来看,还有个很有趣的现场——老外观众的往往看到第二层就到头了。而国内观众一般只能看到第一层,可一旦领悟第二场就很容易想到第三层:‘看似’傻白甜的房主家两口子,为什么能过上上流的生活?
答:莫非他们才是真正的寄生在穷人身上的?
是的你还能,针对发达国家的定体问!甚至还能借此继续‘反思’下去,比如——还有没有有藏得更深的寄生虫了?
有个小暗示,主角一家对房屋的男女主人无比羡慕的同时,房主一家也在无时无刻的散发着对美利坚的推崇......
当然,这个是不是导演原意就不好说了。
这么尖锐的内核,故事要还是放在国内那肯定过不了审查。
而且国情也不同,尤其是第二层的矛盾压根不突出,放国内只会刺痛真正的第一层人民,就像秃子的那个《逆行人生》(虽然这片子显然有人在推波助澜,但若不是真被刺激到了,“不想看有钱人演穷人”这种毫无逻辑纯发泄式的批呼的呼声会这么大)。
想要讽刺现实引发共鸣,那就得拍三年完成11篇跨学科论文的天才......
现在的故事已经设定在了漂亮国。
你说,哪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最容易跌落?
当然是懂王治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