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搬上大银幕,这就很戳老曹的点。
而且这一上来就是吐槽影评人,之后是吐槽一波明星,都快指名道姓的那种......再后来又说什么“最好和政治无关’,居然是吐槽起了审查。
第六代导演就没有喜欢审查的。
别看曹爷没像姓娄的姓王姓贾的一样,靠老外的钱一直游走在地下,以规避上层目光;但要论对审查的经验,那主创犯罪题材的曹宝平才是感触最深的一个——其他那几个压根就不觉得自己能过审查,所以也没怎么打过交道。
这自然很爽,而且这种穿插着网剧风片段的剧本会叙述手法,在曹爷看来也挺有趣。
但老曹并不满意:陈燔不是说这悬疑片吗?这才十分钟,就已经亮明了凶手的身份,这之后还能怎么发展?
他耐心的继续观看。
荧幕上的尹证开始名侦探附体,咄咄逼人:“扎得是黄漂白漂还是绿漂?”
“红色方形筹码值多少钱?”
“三个骰子一个数,多少倍?”
本玉招架不住,显然最初因为赌博欠高利贷而劫财杀人的说站住不住脚。
喔,中间还提到了货币贬值速度比高利贷的复利都高。这倒是陈燔一贯作风——他就喜欢黑果党。
本玉开始交待自己的家庭,似乎是童年阴影导致的。
这让台下的曹爷开始皱眉:肤浅了肤浅了。
谁料画风一转——“我叫他爸,他打我马,这样对吗?”、“其实我是个刀仙”。
哎,悬疑片还能加荒诞元素,能这么玩?
曹宝平又愣了愣,也是,毕竟这是个商业片。从戏剧冲突上来说这个安排还算不错,而且突出了凶手的难对付,以及部分影视工作者的天真......
然后画面突然就深刻起来。
温良恭单独对上了山鸡,点出了凶手的真实出身。
“远征军?”
涉嫌军政事件,这帮人自然是没法继续深挖——老曹忽然期待起来,这破局的点应该在哪儿?
新的破局点出现在新场景——凶案现场,一个密室。
哎呦,密室杀人,这可是侦探推理题材最爱的场景。
还有那莫名其妙的挂钩、被裁剪过的名画......这都是线索。
但线索首先指向的不是破局点,而是那条可以通向室外的通风管......
普通观众或许觉得有趣,但曹宝平只觉得很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