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个金鹰视后。(双黄蛋,和赵小花一起,有点水,但没那么水,因为再下一届的金鹰就是热巴的水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燔噼里啪啦码了几个片名儿,又把《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和《我经历过风暴》删掉——这俩片子的题材看着像是能拿奖的,但剧本都太难救。
前者女主的动机成谜,除了残疾人的身份比较有焦点外,其余尚不如《亲爱的》;后者每个人物的都需要深入挖掘,明明已经找到矛盾原因了,却偏偏交代得暖味不清,且也远远不如同题材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剩下三个名字,陈燔点点鼠标,在《我本是高山》后头备注:与张桂梅校长取得联络,需找一流编剧负责,妆容造型得老化且自然,拍摄时间后延,放脱贫任务普遍成功后。
他想了想,又在《草木人间》后头备注:找顾小刚,剧本需舍弃商业化,妆造同上,时间后延,等秃子家爆雷。
陈燔又看向最后一个片名——《乔妍的心事》,也加上备注:结尾部分需大改,加入姐妹过往描述,减少甚至删减经纪人的戏份,可考虑商业和文艺的平衡性,如无法兼顾,专注文艺。
“咋就没一个不费心的?”陈燔挠头。
但倒也不怪自己穿越太晚……早那会儿丫丫的演技也跟不上。
这货摘了眼镜掐了会儿鼻梁,决定先考虑商业片,于是又写下三个片名:《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第二十条》。
他又思考了一会儿,后两部题材敏感,《孤注一掷》得紧跟国家步伐,《第二十条》最好待到昆山龙哥的献生说法。
陈燔对屏幕点点头:所以,《消失的她》可以安排上,但还得找个工具人。
......
“宣发的事情我也不在行,你决定就好,何必专门跑一趟?”电影学院的办公室里,曹保平一边客气,一边给陈沏了杯茶。
后者前来拜访,明面上的理由是商量《狗十三》的宣发。
原时空里,可能是见《我不是药神》这种现实题材取得了商业上的大成功,《狗十三》才终于得到了发行商的重视,最后在18年年底上映。5000万的票房不多,但相对那区区几百万的成本依旧算是大赚。
陈燔满脸诚恳的接过茶杯,一边轻轻吹着气,一边随口相询:“我不得协调您的档期么......您最近有什么新题材要拍的?”
“刚有点想法,《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