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业务和地产业务在股权结构上做适当隔离,控制风险。”
林枭用力点头,他明白女儿的意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法律防火墙必须建好。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枭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和谈判技巧。
* 他带着“林氏优选”亮眼的流水数据、盈利报表以及那片位置绝佳、产权清晰的烂尾楼地皮评估报告,游走于各大银行之间。
* 凭借法学院锻炼出的口才和逻辑,以及对未来价值的强大信心(源自林晚),他成功说服了银行,以相对优惠的利率和较长的还款周期,拿到了远超他自身净资产数倍的巨额贷款!
* 同时,“林氏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林枭亲自挂帅,带着一支由林晚“面试”把关的精干小团队(主要是法律、财务和基础工程人员),如同精准的猎豹,扑向了地图上圈定的目标区域。
一场悄无声息却规模惊人的“圈地运动”开始了。
林晚圈定的区域,在当下看来确实毫无吸引力:可能是荒草丛生的城郊结合部,可能是工厂搬迁后留下的废弃厂区,可能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块。当地政府和拥有这些地块的小开发商或集体,正为这些“负资产”发愁,看到有人愿意接手,而且出价还算合理(在林枭/林晚看来是白菜价),几乎是喜出望外,谈判异常顺利。
林枭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银行贷款)和干脆利落的作风,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将一块块现在无人问津的土地收入囊中。交易低调而迅速,没有引起任何大的波澜。在外界看来,这不过是某个有点钱、但眼光似乎不太行的新晋地产商在乱买地皮。
只有林枭和林晚知道,他们买下的不是土地,而是埋在地下的金矿,只等时间引爆。
**第三年:从“优选”到“集团”的蜕变**
时间如同林晚精准预测的齿轮般转动。
* **超市帝国初现:** “林氏优选”凭借其独特的精细化运营和极致服务模式,迅速复制扩张。凭借强大的现金流和品牌效应,一年内在城市不同区域成功复制了5家连锁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社区生鲜连锁品牌,成为市民心中“便捷、新鲜、服务好”的代名词。现金流更加充沛,成为整个商业版图稳定的基石。
* **“钻石”闪耀:** 如同林晚预言,政府正式公布了S1号轨道交通线的详细规划和动工时间表!枢纽站的位置,分毫不差地落在了林枭当初买下的那片烂尾楼地块上!消息一出,整个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