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虽然过年的时候就听过一次了,可并不妨碍她再听一次,八卦啊。
\n
胡峻在附近转了一圈,这个点儿人不多,山顶上就他们,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上来了。大家席地而坐,或躺卧,或盘腿,或靠树上,打起瞌睡来。
\n
“怎么样,市场选址定下没?”春晖小声问绿真。
\n
“还没,姐以前就在北京念大学,有没有什么建议?”
\n
春晖俯视山脚的城市,宽阔,繁荣,蒸蒸日上,不知道是阳城的多少倍……可十年后的北京,二十年后的,三十年后的,不知道又要在这基础上扩大多少倍,曾经的荒郊野外,或许就要变成不亚于市中心的好地段。
\n
就像苏家沟,曾经只有里沟外沟两个生产队,背靠大山,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功夫,大山被推平,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连接着大河口乡和阳城市人民广场,沿路还多了一个菜市场,一溜儿的饭店?
\n
大河皮革厂还专门设了个以此命名的公共汽车站,幺妹当年说的没错,阳城市的中心正在往大河口倾斜,总有一天会完全转移到大河口来。
\n
春晖指着山脚下不远的地方,那是一块巨大的空地,残垣断壁,破败的早已没了屋顶的厂房,“那儿要不要考虑一下?”
\n
崔绿真一看,这地方她有印象,刚才经过的时候看见墙上斑驳的石灰刷着几个大字,缺胳膊少腿儿的,她最喜欢玩“填空”游戏了,根据残缺不全的笔画辨认,应该是“东阳生产队制糖厂”。
\n
曾经是个村办企业,墙上都长青苔了,至少也是废弃七八年的厂子。
\n
“姐的意思是,把电器市场办在这儿?”
\n
春晖点点头,笑眯眯的打趣:“我知道你不会嫌弃它偏僻的。”
\n
绿真也笑了,只要是北京城,哪儿偏僻?现在偏僻,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