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对突然多出来的“入场费”还不服气,还颇有微词的商户们,接到通知后大都第一时间去管理办公室签合同了。毕竟,这么好的市场,这么把人命放在第一位的市场,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n
十一月一号一统计,按时签合同的商户一共有一百一十二家,剩下二十八户,要么说没钱,想赊半个月的账,要么觉着入场费太贵,不乐意交,也都按时搬出了市场。
\n
黄外公仔细考察过申请赊账的几家,发现他们确实是为人不错,信誉极好,产品质量没问题的商户,只不过因为货款积压,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他也就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n
人都有个困难时候不是?
\n
至于不服入场费,搬离市场的商户们,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已经不是黄外公该操心的事了。因为空出来这十几个档口,半小时不到的工夫就让人租出去啦!还差点抢得打起来!
\n
要么是半年前就在拿号等位的“候补队员”,要么是现有商户的亲朋好友,自己尝到了甜头,自然也想给大家伙分一杯羹。
\n
反正,即使涨价,那也有贵的道理,崔绿真家的批发市场是不愁租不出去的。到1982年元旦节前后,市场正式步上正轨,打开局面,那密密麻麻的石棉瓦房子在蛇口成为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外地客商初次到广州,出站一问,附近的人都会给他指路了。
\n
在这样越来越响亮的知名度之下,崔绿真的小心脏又开始砰砰乱跳啦。这一年的春节,她收到了来自北京药厂将近六万块的分成,又拿到皮革厂二十来万的分红,加上父母的,一共能凑出五十万块整数。
\n
五十万是啥概念她已经没时间想了,她必须,极力,马上“开疆辟土”!
\n
而所谓开疆辟土第一步就是开“分店”!
\n
既然一年来的事实证明,批发市场这样的模式是成功的,有效的,那为何不复制蛇口的成功呢?可以说,这已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