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风卷着铁锈味灌进喉咙时,陈五正蹲在骆驼粪堆旁啃干饼。
这饼子是商队头天晚上烤的,硬得能砸死沙鼠。他咬了一口,门牙差点崩掉,索性掰成小块泡羊奶 —— 羊奶早凉了,混着饼渣在嘴里成了浆糊。
"张郎," 阿月端着陶碗凑过来,"我这有胡麻酱,抹饼子香。"
她的碗里盛着半凝的酱,泛着琥珀色的光。陈五抹了一大坨,饼子立刻软和了些。他嚼着嚼着,突然皱起眉头:"阿月,你们平时发面不用碱?"
"碱?" 阿月歪头,"发面就是把面搁罐子里,等它变酸,再揉巴揉巴烤。"
陈五拍了下大腿。他想起来了,南北朝时还没推广食用碱,发面全靠自然发酵,酸了就加草木灰中和,味道又苦又涩。难怪商队的饼子要么酸得倒牙,要么苦得皱眉。
"我有办法!" 他拽着阿月往伙房跑,"你去跟康队长说,把剩下的面全拿来。再找个干净的陶罐,要大点的。"
伙房是辆带篷的牛车,车板上堆着半袋青稞面,还有个黑黢黢的陶瓮 —— 商队的 "老面引子",已经用了三年,表面结着层绿毛。陈五捏着鼻子掀开盖子,酸腐味差点把他熏倒。
"这引子不能用了," 他对伙夫老周说,"得重新发。"
老周是汉人,四十来岁,脸上有道刀疤,据说是在统万城被赫连夏的兵砍的。他嗤笑一声:"张郎懂发面?我跟面打了二十年交道,没碱没灰,拿啥发?"
"用温水," 陈五指了指水囊,"把面和软乎了,搁太阳底下晒。等它起小泡泡,就是发好了。"
老周翻了个白眼:"那跟原来有啥区别?"
"区别大了!" 陈五扯过块破布当围裙,"等面发过了,我教你用碱面中和酸味。"
"碱面?" 康屠何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块干饼,"汉儿,你从哪儿弄碱面?"
陈五拍了拍怀里的布包 —— 这是他三天前在沙泉捡的,当时以为是盐,后来尝了尝,舌头麻麻的,应该是天然碱。他蹲下来,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碱面能去酸,还能让馒头膨大。等蒸出来,又软又香,保准你们没吃过。"
康屠何的络腮胡动了动:"要是蒸不出来,你就去喂骆驼。"
"蒸不出来我把饼子全吃了!" 陈五挽起袖子,开始和面。
面和到一半,阿月端着陶碗跑过来:"张郎,碱面!"
她手里的碗里盛着灰白色的粉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