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反对,却是大喜过望,北京行部参议胡龙喜不自禁地道:“不知辅国公有何高见,下官愿闻其详!”
\n
其他官员纷纷响应,连声道:“是啊是啊,还请辅国公向皇上痛陈利害!”
\n
夏浔向朱棣拱拱手,道:“皇上,郑公公方才所言,只是计较于货物往来之利益,仅此一端,实在是算不得甚么了。”
\n
众官员纷纷响应:“是啊是啊,我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何须与蛮夷互通有无,争其利益呢!”
\n
夏浔微微一笑,说道:“臣觉得,下西洋之利弊,若只计较这点买卖得失,那就落了下乘,要它到底是有利还是无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n
朱棣的脸拉长着,都快变成鞋拔子脸了,他强捺着不悦道:“你讲!”
\n
“是!”
\n
夏浔对朱棣的表情恍若未见,朗声道:“首先一个,沿海城阜,如长乐、宁波、太仓、泉州等地,富庶繁华,商贾云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海市,如果没有海市,这些沿海城阜,何谈兴旺?下西洋,带动沿海城市的化、经济和民生全面发展,这是一笔无法估算的收益。”
\n
“嗯?”
\n
武百官俱是一愣,郑和首先反应过来:“原来辅国公是向着我说话的!”
\n
朱棣也反应过来,不过他却没有像郑和那样露出明显的喜色,而是狠狠瞪了夏浔一眼,板着脸道:“讲下去!”
\n
“是!再一个,宝船下西洋,需采购大量原物品以资贸易,如郑公公方才所言之瓷器,若不是用于西洋贸易,这景德镇的青瓷、福建德化的白瓷……,销量哪能如此之大?佛山原本只是一座孤村、几处铸坊,若非番舶始集,南北巨输,安能由几处作坊,发展成偌大的一座城阜?”
\n
此时武百官都知道夏浔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