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瓦剌已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在十余年后统一鞑靼,继而南望原了,如今只是大明什么时候能腾出手来,对它进行接收改造而已。
\n
南面,安南战事暂时结束了,陈季扩被张辅杀得大败,最后被生擒活捉,已解赴南京,目前来说,交趾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平静。
\n
世易时移,夏浔现在不再那么坚持自己以前的法了。
\n
不错,安南可以说是一个泥沼,一个将大明拖陷其,得不偿失的泥沼。然而,本来的历史上,大明为何放弃安南呢?
\n
消耗巨大、得不偿失,固然是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当时在北方,瓦剌已征服鞑靼,一统草原,气势汹汹地南望原,大明的国防重点必须得放在北边,没必要为了一块鸡肋之地在南方无休止地征战下去。如今北方已不成气候,那么在安南永设郡县也不是不可能。
\n
大明的政治家们不是一群白痴,如果有可能,他们是不会放弃这开拓领土的机会的。这个,暂时还无法进行更准确的预测,还需未来的时局发展,才能做出选择。
\n
大运河的主要河段已经疏浚完毕,这条生命之河重新焕发了活力,三千多艘平底驳船,每年可运漕粮五百万担(相当于三亿斤粮食),与海运一起,将成为保障大明漕运的重要手段。
\n
南粮北运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现在的技术手段和农作物品种,无法大幅度地让北方作物提高产量,天气的原因,又使得北方作物的可种植时段很短,所以必须依赖南粮北运,不过朝廷也在尽量提高北方农业的发展,亩产无法大幅提高,可北方有得是荒地没人耕种啊,可以在耕种面积上动动脑筋。
\n
如今永乐皇帝已大幅度降低了北方农业税赋,北京周边地区甚至免除农业税,以刺激开荒、种地。
\n
塞哈智已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到天津主持锦衣卫衙门的修建和锦衣卫的扩编、训练事宜去了,刘玉珏则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成为锦衣卫的二把手,主持南京锦衣卫日常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