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但是投票比列已经变成94票支持,76票弃权,229票反对了。虽然反对者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支持票和弃权票所上升的势头也是非常快的,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下一次投票就不一定是什么结果了。
\n
在这之后的不久,已经处于交战双方的英国和德国都派来了外交特使,向南海联邦提出了结盟要求,英国要求联邦采取绝对中立的态度,并在战后配合联邦政府全面占领r本和朝鲜。而德国政府开出来的价格更高,只要联邦政府加入德国一方,在战后英国的亚洲殖民地全部归联邦所有,包括印度、缅甸、西亚和中亚。
\n
对于这两份报价,联邦政府一时也不知道如何选择,由于没有刘芾继续主持大局,按照联邦宪法,这个决定就不是徐增亮这个代理总统所能一个人决定的了,需要由联邦政府提出一个方案,然后由联邦代表大会最终裁决。
\n
联邦政府的动作不慢,很快就拟定出来了一个方案,交给了联邦代表大会做裁定。这个方案基本就是刘芾之前的构想,南海联邦那个集团都不会加入,之前对德国和意大利的有偿原值继续,技术合作继续,联邦国内进入战备状态,防止意外发生。
\n
但是这份提案在代表大会遭到了否决,一部分代表纷纷表示联邦应该加入英国一方,因为意大利和德国都是独裁统治,如果让这两个国家取得了胜利,那么对联邦目前的政治体制都是一种冲击,而且欧洲市场是联邦的主要出口市场,同民主国家做生意肯定比和独裁政府做生意要保险。
\n
面对这种情况,联邦政府也无可奈何,因为宪法明文规定了,最终的裁定权在代表大会手中,联邦政府只能就这样和代表大会耗着,反正你不同意我提案,我也不会修改这个提案,你可以决定我提案是否通过,但是你不能自己提案。
\n
政府和代表大会第一次正式合作就陷入了僵局,没有代表大会的通过,联邦政府就无法展开工作,既不能进入战备状态,也不能回复英德两国的邀请,就这样干耗着。不光是联邦政府与代表大会进入了冷战,联邦的多家报纸也开始相互攻击起来,有的报纸是支持联邦政府的,有的报纸支持代表大会的观点,双方吵来吵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