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势泰,天空海阔、千钧一苇,仿佛天下只在他一叹,叫人既亲又信,望之臣服。
\n
赵熹亦着礼服,只是从无双元封后之先例,赵熹所着礼服全为他自己所设,重工华服上坠满奇珍异宝,除珠玉外还有许多西川进贡而来的宝石,璀璨夺目华丽异常,可这华服穿在赵熹身上,凭你南珠昆玉天晶地宝,全都黯然失色,唯赵熹一张脸一双眼熠熠生辉。
\n
台下群臣生民匍匐叩首,台上承平赵熹二人同立、赵熹在承平一肩之后,长天托红日、阔海捧白月,宙宇无穷一簇火燃烧熊熊,生机延绵。
\n
新朝初启,承平赵熹果同朝听政,陶希仁等自然不允,但承平提拔一批新贵、军将皆拥护赵熹、就是老臣也不复先前嚣张,大家虽劝却也不敢多言,只有陶希仁一派揪着此事喋喋不休。不过开国建业百废待兴,朝廷也没多少精力纠结于此,陶希仁也只能发发牢骚、表表态罢了。
\n
事态转折是在三年后。此时熙薇之子已有三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陈氏在熙薇产子不久便有了喜讯,后诞下麟儿,可惜陈氏命运坎坷,竟难产而死。陈氏死后陶希仁谏言立熙薇为太子妃,初李淳伤心太过、不肯立妃,两年过去李淳却坚持要迎娶陈家卑贱之女、以保自己的嫡子地位。承平思量过后允了李淳请求,许李淳纳陈玉之女为继妃,陶希仁气承平不顾孙家颜面,与承平赵熹又一通争执。
\n
这几年陶希仁从未消停过,一有机会便参奏赵熹,要求赵熹谨守妇德、不可干预朝政,赵熹也知他对事不对人,可赵熹岂是委曲求全之人?时间一久,再好的关系也有了嫌隙。
\n
李淳大婚,赵熹看着红烛火凤,又忆起当年。情人已老,故人皆远,他竟也看到了时间轮转。当夜他与承平小酌同醉、畅谈故事,历数经年,苦笑怒恨,竟也无悔无怨。第二天承平仍去理政,因着无朝,他便得以在殿中歇息。正想练练枪法,内官来传,兰英求见。
\n
承平登基、二人搬入皇宫,平园故人便不能相随。承平在故江州现东明划了千亩良田给陈玉,叫他和青鸢安享晚年;袁敬德仍为禁军统领,不过怀章已为官家主君、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