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私,孙清扬乃他敬重的长辈,孙清扬为国捐躯、他身为世交理应照顾好孙家后人;于公,承平为君、他为臣,君有错臣当谏、谏过之后更该佐;另一则他本是李淳老师,只是因为诸多事情不愿同赵熹再有牵扯,所以没能好好教导李淳,导致李淳悖妻夺兄嫂,陶希仁深觉愧疚。孙小姐婚事不顺、承平赵熹李温李淳名声有损,这时候再要李淳履行婚约两边怕都不肯,究竟该如何才能叫两伤变两全呢?
\n
陶希仁愁眉不展,正巧冀然下学回来拜见父亲。陶希仁本想应付两句叫他自己回去读书,抬头就见自己儿子正担忧地看着自己。陶希仁与李淳同岁,也有十六年级,他长于书香之家,温柔俊秀、雅致乐道,又继承了父亲才学,小小年纪已有文名,陶希仁虽时常觉得儿子优柔寡断缺些魄力,可不得不说,冀然的乖巧懂事让他在繁忙政事外有了一处静心怡情之所。
\n
陶希仁忽然心念一动,冀然也该娶妻了!孙夫人蕙质兰心、教导出的女儿必然是知书达理,从李家悔婚孙小姐毅然跳井可见其节烈;自家门户不低,更重要素有清誉,若冀然求娶孙小姐,孙夫人必然同意;再请承平为二人赐婚,哪怕悔婚之过不能抹去、至少也得弥补,也算对孙家、对天下有个交代。至于李淳的名声,他既有错,这污名也该他受着。
\n
陶希仁想到此处,只觉得这是个最好不过的办法,立刻闯入平园求见承平赵熹,请承平赐婚。承平没想陶希仁会舍得让冀然替李淳去赎罪,一时感动一时敬佩,可他并没有同意。\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