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头脑,不知这二人又闹得哪出。不过二人既装作不识,他们也不敢多言,只当从没见过赵熹罢了。
\n
裘蕴明一边同承平说话、一边命人将卫宁守军要员请来为承平接风。承平来得突然,但毕竟身份贵重,不多时暂驻卫宁的平州军将领许康、卫宁县县丞杜元、县尉唐立均到县衙。诸人相互引荐、寒暄几句,宴席备好,裘蕴明便请了诸人前往园中夜宴,另有卫州使团几人作陪。花园里桌案灯台已陈设整齐,乐师歌伎也已准备,承平与裘蕴明一入座便丝竹声起,舞女随韵律飘入园中,尽展婀娜。
\n
裘蕴明亲自为承平斟酒,道:“不知三公子今日到访,准备仓促,未能尽地主之谊、让宾主尽欢,好在咱们机会还多着,卫宁虽是穷乡僻壤但也有一二美人、三四美景,定叫三公子尽兴!”
\n
承平道:“卫平两州交好、裘李两家亲如兄弟,承平斗胆唤大公子裘大哥,大哥也只管叫我承平便是。大哥《离人赋》哀婉动人,承平有幸拜读、很是仰慕大哥文采,听闻大哥已至卫宁,便禀明父亲、先行一步,好向裘大哥讨教!”
\n
裘蕴明得承平吹捧很是欢愉,对这个看着古板无趣的小弟弟好感倍增:“原来承平也喜欢诗词文章!《离人赋》不过我信手所做、得几位好友高看散播了出去,也算不得什么。写文章不过笔随心至,简单的很,你还小、听说总在家中,外面的风情世界还未见识,自然无从下笔,既然你喜欢,改明儿哥哥带你去绿蚁楼,那里凄婉动人的故事三天三夜也听不完,保你诗兴大发!”
\n
裘家虽不善治民理政,但都是博学之士,裘县公的书画备受追捧,裘大公子的诗赋也清丽动人,他那《离人赋》写得就是绿蚁楼歌伎遇人不淑的故事,凄婉哀绝,很受风流公子和红粉佳人喜欢。赵熹也曾弄来和兰英一起偷看,确实感人至深,还骗了他几滴眼泪,可如今听说裘蕴明要带着承平去看那东西,不由皱了皱鼻子扁了扁嘴:淫词艳曲,学来何用!
\n
第21章 冲突
\n
好在承平对风月事并不感兴趣:“‘笔随心至’,此话有理。承平从平阳一路走来看到百姓疾苦,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