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离开村子时承平给王才留了些银两,赵熹没像在白云寺时劝阻,只是扁了扁嘴,跨上马去。之后众人又经过二三村落,情况与王才的村子大抵相似,也都在为征捐发愁,承平安慰几句、不再信马由缰,快马加鞭往卫宁县城赶去。
\n
卫宁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历经几代修缮改建。在不久前的张翼反叛中卫宁头一个被攻陷,后来赵将军平乱也没费什么功夫,这让承平以为卫宁县城小门薄不易防守,可今天见了才知道,这里城墙厚重城防完备,连经战乱除了城墙有些破损,其余地方竟都保存完好。不必他问赵熹便知他疑惑,向他解释道:“我听爹爹说过,卫宁原县令懦弱无能、叛军一攻来他就弃城逃跑了,后来的匪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连城防都不会,很快就被攻克了。其实卫宁县城城墙防御工事坚固、可以抵挡数倍的敌军!所以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n
承平连连叹息。诸人走到城门处,翁城城墙上果然吊着许多人头。这些人头风吹日晒已然干瘪,半拉腐肉扒在头颅之上,有的眼球掉落,空洞地注视着往来生灵。分明烈日当空,赵熹却觉得寒意刺骨,不由得将背上游云横在身前。承平见他不安,快马入城。
\n
卫宁守城是先到的平州军。自卫州要将卫黄二县赠给平州,平州先派了五千军伍前往二县交接城守,等待正式交接后大军入驻。承平虽说是微服私访,但要过关就需通关凭证,卫宁三州交界又将有大事,承平一行人骑马配兵,定然瞒不过去,正准备坦白身份,赵熹上前拿出一块铁质腰牌,腰牌样式简单,正面为“平”、背面有“赵”。守军看了看,将腰牌还给赵熹:“原来是赵将军麾下兄弟,请进!”
\n
赵熹向承平得意地挑眉,承平无奈地摇摇头,叫诸军先进城。赵熹趋马过来:“怎么了,不肯借我们赵家的名头?你不必担心,先前来找我的赵家人也是持这样的腰牌,守城只会以为我们是一起的,不会多怀疑的!”
\n
承平摇摇头:“我在想,刚刚你只给他看了腰牌他就给我们放行、都未多问,未免太过松懈。”
\n
赵熹不以为然:“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