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治时。古人云德政者百姓向之如川,所向非单人向,身在他国、仍向之为主,王军所至箪食壶浆以迎,如此天下一统方能长治久安。”
\n
赵熹听得有趣:“治人治地我懂,何为治时呢?”
\n
“今之所为不见功,万代千秋颂其德,是治时也。我之求安,非一时一刻之安,愿世代万古之安!”
\n
承平说此话时俯视众民,语速不快、音量不大,却振聋发聩,往常的驽钝淡去,目定神威、庄重泰然。赵熹怔怔得瞧着他,许久才轻轻笑了一声。
\n
承平又红了脸,忙道:“这些都是承平妄言,叫赵小君见笑了!”
\n
赵熹抓着自己的辫子在手中绕了两圈,笑问:“看你年纪小小竟有如此丘壑……你多大了?”
\n
承平压低了头:“十、十五了……很、很快就十六了!”
\n
“很快?很快是多快?”
\n
“不到一年吧……”
\n
赵熹哈哈大笑,待尽兴才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n
承平点点头,又道:“州府去卫宁还得等上几日,不如我捐些银两,帮他们渡过难关。”
\n
赵熹笑道:“我看三公子衣着精致但配饰不多,戴的玉不算上乘、衣物的绣工也不过尔尔,三公子又刚刚十五岁,以为是公子无甚进项所以简朴些……原来三公子很有钱么?”
\n
这话实在有些无礼,不过赵熹无礼之处多了,从承平到朱鹤竟都有些习惯,朱鹤委屈道:“我家公子是没什么进项,但他爱民如子,所以才想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赵小君怎么能因此嘲笑我家公子呢!”
\n
赵熹这次没有将朱鹤置之不理,而是摇了摇头,认真答道:“三公子才十五,没钱不是很正常么,我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