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形成三米高的螺旋状菌丝塔。当他将发光真菌的原基固定在气生根中段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菌丝在纹路刺激下分泌出荧光素酶,整座塔在黄昏时分亮起幽蓝光芒,菌盖边缘的液滴如钻石般缀满塔身。
"设置双重警戒。"马龙指向地面新鲜的巨蜥爪印。熔熔立刻冲向刺藤丛,翅膀划出的弧线让附近的毒蝇伞突然疯长,菌盖泛起警示性的红斑——这是纹路引导合成的神经毒素。阿灰则在真菌园外围挖掘浅沟,将催熟的鬼笔菌孢子埋入,孢子遇水后瞬间萌发,伸出的墨汁状菌丝与发光真菌的菌丝形成共生防御网,任何触碰都会触发孢子喷射,释放出干扰热感应的刺鼻气味。
黄昏时分,马龙尝试极限引导。他将纹路同时连接四种真菌:让蜜环菌快速分解木材为可食用糖,引导鸡枞菌菌丝与白蚁巢建立营养交换,刺激发光小菇合成维生素B群,甚至让灵芝菌丝在培养基中形成抗癌成分的结晶层。当最后一簇珊瑚菌被固定在塔顶时,整座真菌园变成了会发光的营养库,菌丝生长的沙沙声与他的纹路共振,形成检测营养成分的生物雷达。
四、蛋白凝胶池与菌丝时钟
夜幕降临时,马龙在真菌园中央挖出圆形浅池。他将纹路对准池底的牛肝菌菌丝,块茎状的菌丝体突然爆裂,乳白的蛋白浆液涌入池中。熔熔用高温鳞片加热池水,琉璃翅膀搅动时,浆液竟凝固成透明的凝胶,每块凝胶中都包裹着被纹路催生的氨基酸结晶。阿灰则衔来发光真菌嵌入池壁,荧光与凝胶的反光交织,形成能维持一周的食物储备。
更奇妙的是,马龙发现纹路能调控真菌的发光周期。他让发光小菇的荧光随呼吸频率明灭,形成生物节拍器;引导灵芝菌丝在子时分泌抗氧化物质,黎明时停止生长;甚至让蜜环菌的菌丝网络按十二时辰变换颜色——卯时浅蓝、午时亮白、酉时金黄,成为悬挂在树冠层的活体时钟。当第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时,整个真菌园的菌丝同步发出强光脉冲,这是纹路与真菌生物钟共鸣的结果。
五、荧光褪散与共生残响
子夜时分,马龙手臂的菌丝纹路开始变淡。那些被加速生长的真菌逐渐恢复常态:发光小菇的光芒变弱,毒蝇伞的红斑消退,连蛋白凝胶池中的结晶也开始缓慢融化。熔熔的翅膀上,真菌菌丝状的光斑逐一熄灭,最后只剩琉璃本体的微光;阿灰则趴在逐渐失活的菌丝塔旁,爪垫荧光与真菌衰败的节奏同步明灭。
他摘下最后一枚仍在发光的蘑菇,菌盖在手中化作荧光粉末,粉末接触舌尖时,竟让他尝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