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咚咚”声,像有人在地下敲鼓。他迅速判断出这是某种块茎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水分:鼓点密集处代表块茎膨大,间隔较长的区域则是须根。熔熔突然用尾巴指向右侧一片开着紫色小花的灌木丛,花瓣上的露珠正以特定频率跳动,与块茎震动产生共振。
“是‘储能薯’。”马龙想起火山洞岩画中的记载。这种植物的块茎埋在地下三米处,表皮有网状纹路,切开后会流出能迅速补充能量的白色汁液。他蹲下身,手指插入泥土,感受着湿度变化:储能薯周围的土壤比普通区域湿润20%,且带着淡淡的土腥味。阿灰则用爪子在地面划出圆圈,标记出块茎的大致范围,圆圈中心的泥土颜色更深,湿度计指针几乎顶到了尽头。
三、竹签阵与菌丝地图
正午的雨林像个蒸汽浴室,马龙的兽皮衣衫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发冷。当他经过一片倒伏的竹林时,熔熔突然发出尖锐的嘶鸣,琉璃鳞片泛起血色——前方十米处的地面覆盖着异常均匀的落叶,阳光透过叶隙在地面投下的光斑,竟没有丝毫晃动。
“陷阱区。”马龙立刻伏低身体,手掌按在一株“感应草”上。银灰色纹路瞬间解析出复杂的震动图谱:地下五十厘米处,数百根削尖的竹签呈梅花状排列,竹签底部连接着用藤蔓制成的触发机关,任何超过五公斤的压力都会引发连锁倒塌。更危险的是,竹签之间的缝隙里填满了“麻痹菌丝”,一旦皮肤接触就会失去知觉。
阿灰将鼻子贴近地面,沿着菌丝的气味边缘绕行,突然停在一丛“避毒蕨”前。这种蕨类植物的根部能分泌中和毒素的汁液,叶片背面的绒毛可以吸附菌丝孢子。马龙迅速采摘叶片揉碎,涂抹在靴底和手套上,同时指挥熔熔点燃附近的干燥竹屑——烟雾能干扰菌丝的传播。
穿过陷阱区后,马龙在一棵巨大的“地图树”前停下。这种树的树皮上天然生长着类似等高线的纹路,能指示地下水位和空洞分布。他将掌心贴在纹路最密集的区域,银灰色纹路与树皮产生共鸣,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三维的地下地图:储能薯的块茎群分布在地图左下方,呈扇形排列;右上方则有一片不规则的阴影,阴影中心有强烈的生物电反应。
“有活物。”马龙皱眉,纹路传递来的震动频率与人类心跳相似。阿灰也竖起耳朵,喉咙里发出低吼,鼻尖指向阴影方向——那里的泥土中混杂着燃烧过的木灰和某种香料的气味,显然有智慧生物活动的痕迹。熔熔则用翅膀挡住阳光,在树皮上投射出光斑,光斑恰好覆盖住阴影区域,像是在标记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