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只低空掠过的燕鸥,吓得鸟群集体拔高十米。
阿灰叼来一块边缘平滑的鹅卵石,用前爪推到他脚边,黑曜石般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马龙恍然大悟,捡起石头掂量,又解下腰间的兽皮绳,在附近折了根弹性十足的野藤枝,三两下编出一个简易弹弓。兽皮兜能稳稳裹住种子,藤枝的弹力让射程提升到三十米。他在沙地上画了个圆圈当靶心,反复练习瞄准,十次中有七次能精准命中,阿灰则负责捡回射偏的种子,尾巴摇得像面小旗子。
午后的海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他背着种子袋和弹弓向山坡进发。越靠近山坡,脚下的沙砾越粗粝,间或出现裸露的黑色玄武岩。他选了处背风的岩壁,这里有几处巴掌大的凹陷,积着少量腐殖土。拉开弹弓,种子"嗖"地飞出,撞在岩壁上弹进凹坑。他随即爬上去覆土,手指触到凹坑底部的湿润泥土时,心中一阵欣喜——这正是种子发芽的理想环境。
然而播种并非一帆风顺。第三天清晨再去查看时,发现半数嫩芽被啃食殆尽,沙地上留有三趾动物的脚印。"是野山羊。"马龙望着脚印皱眉。阿灰则在周围嗅闻片刻,突然朝着山坡西侧的灌木丛狂吠,那里传来枝叶晃动的声响。他赶紧用带刺的野蔷薇枝条围成一圈,将幸存的嫩芽保护起来,又在圈外撒了些捣碎的辣椒籽——这是他从沉船厨房找到的干货,辛辣气味能驱避食草动物。
为扩大种植范围,他发明了"水流播种法"。山坡下有条干涸的季节性水道,雨季时水流湍急,此刻却只剩零星水洼。他将种子装入空心芦苇管,从水道上游投放,芦苇管顺流而下,在弯道处因水流变缓而停留。次日查看时,果然在水道两侧的湿润泥土中发现了新苗,藤蔓茎须已开始缠绕裸露的树根。阿灰蹲在水道中央,看着漂浮的芦苇管打转,偶尔用爪子拨弄,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微型彩虹。
真正的挑战在于将种子投放到陡峭的岩壁上。马龙制作了一种黏性投种器:把种子裹在嚼碎的野树脂与苔藓混合物中,用弹弓发射时,混合物能让种子黏附在岩石表面。第一次尝试时,黏合剂黏性不足,种子在飞行中脱落,砸在下方的礁石上。第二次他增加了树脂比例,种子成功黏在二十米高的岩壁裂缝中,一周后竟从裂缝里钻出绿芽,藤蔓沿着岩石纹理攀爬,形成一道绿色的瀑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灰在播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嗅出土壤湿度,还能发现隐藏的石缝——每当它用前爪反复扒拉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