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晨雾渔歌:流纹感知觉醒
当第一滴露水从芦苇叶尖坠入河川时,马龙正蹲在浅滩边清洗兽皮袋。阿灰趴在对岸的鹅卵石上,尾巴有节奏地拍打潮湿的地面。昨夜暴雨让河水浑浊,却带来了丰富的饵食——水面上漂浮的蚊蚋群中,突然闪过几道银蓝色的光影。就在马龙伸手驱赶蚊蚋的瞬间,手腕传来电流般的麻痒,「渔夫·能力觉醒」的信息如鱼群般涌入脑海。
「能力:水流动力学可视化(鱼群位置标记),神经反射加速(手部动作提升200%)」——这些文字伴随着视网膜的剧烈收缩,他猛地望向河面:浑浊的水流在视线中变得透明,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而更惊人的是,数十条小鱼的游动轨迹被勾勒成亮银色的光带,它们的每一次摆尾都在水中留下螺旋状的能量涟漪。
阿灰突然吠叫起来,指向河湾处。马龙顺着光带望去,只见一群约莫二十厘米长的脂鲤正逆水游动,它们的能量轨迹在能力视野中呈现出密集的金色网格——这是鱼群聚集的信号。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在空气中划出残影,速度快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生存日志·第11天·坐标:中部河川中游
能力:渔夫(被动:鱼群能量轨迹标记;主动:神经反射超频)
目标:1. 构建石木结构鱼梁 2. 制作藤蔓渔网 3. 储备烟熏鱼干
警告:上游存在暗流漩涡(能量轨迹紊乱区),注意食人鱼群活动
第一节:流纹图谱与鱼梁力学
踏入及腰深的河水,凉意瞬间包裹全身。马龙集中精神,能力视野中的银色光带变得更加清晰:脂鲤群的游动轨迹形成复杂的网络,它们偏好聚集在水流较缓的河湾处,利用岩石遮挡逆流。他迅速判断出最佳鱼梁位置——河湾出口的狭窄处,那里水流速度适中,便于拦截鱼群。
制作鱼梁需要兼顾力学与生态学。他先在河岸砍伐手腕粗的硬木,利用「追踪者」时期掌握的伐木技巧,将树干截成两米长的木桩。能力自动在视野中投射出最佳打桩角度:与水流方向呈45度角倾斜,可减少冲击力。
阿灰似乎理解了他的意图,主动叼来较小的石块。马龙将木桩按三角形排列打入河床,每根木桩间隔30厘米,形成基础框架。接着,他用藤蔓将木桩横向连接,构成第一道屏障。能力显示,这种结构可承受200公斤的水流冲击力。
最关键的步骤是制作「导鱼墙」。他在鱼梁上游五米处,用大石块堆砌出两道弧形石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