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另外两只毒蝎被同伴的惨叫震慑,攻击节奏出现破绽。马龙趁机用石斧砍断身旁的枯树,倒下的树干拦住了毒蝎的追击。
死里逃生后,他意识到陷阱的双面性:既能捕猎求生,也可能因血腥味引来致命威胁。他将山鸡藏进树洞,重新布置了三重防御陷阱:以毒蕈粉末为诱饵的弹射式毒针陷阱、利用树藤重量的压砸陷阱,以及模仿鸟鸣的声波诱捕装置。
这些陷阱在能力视野中呈现出复杂的逻辑网络:当毒蝎触发第一重陷阱时,弹射的毒针会同时启动第二重压砸机关;若有漏网之鱼,声波装置将模拟受伤山鸡的鸣叫,引诱其进入致命的套索陷阱。
第四节:暮色复盘与陷阱进化
夕阳将云层染成铁锈色时,马龙返回陷阱区。三重陷阱完美运转:三只毒蝎分别倒在不同的陷阱中,其中一只被毒针麻痹,另外两只被压砸装置击碎外壳。他用石斧挑开毒蝎尸体,取出毒囊——能力提示这些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后,可用于制作狩猎麻醉剂。
处理山鸡时,他发现能力对动物解剖结构也有辅助作用:视野中自动标注出可食用部位与内脏位置,甚至给出「悬挂风干可延长保质期」的建议。他将鸡肉分割成小块,用烟熏的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夜幕降临时,他在营地周围布置了改良版的套索陷阱。这些陷阱不再依赖单一的触发机制,而是结合了压力感应与声响诱捕:当动物踩到特定位置的枯枝,会触发铃铛发出声响,吸引其他猎物靠近真正的套索。
阿灰似乎理解了陷阱的用途,主动在营地外围巡逻,发现异常时会用爪子轻拍最近的陷阱装置。马龙望着星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藤蔓绳结。他意识到,陷阱大师的能力不仅是捕猎技巧,更是对荒野生存逻辑的深度解构。
第五节:星夜推演与生态博弈
月光如银纱般洒在营地,马龙取出树皮笔记本,刻下今天的生存笔记:「陷阱不是静态的装置,而是与猎物的智慧博弈。每一次触发,都是自然对人类设计的评分。」他望着篝火旁悬挂的山鸡,突然想到更深远的问题——过度捕猎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
能力仿佛感知到他的困惑,自动调出岛屿生态图谱:山鸡种群数量目前处于健康状态,但毒蝎的大量死亡可能导致昆虫泛滥。他决定调整策略:在保证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只捕获必要数量的猎物,并设置「放生陷阱」——当猎物重量低于某个阈值时,陷阱自动释放。
深夜,他被阿灰的低吼声惊醒。能力视野中,一只小型野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