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勘查现场都带着的,物镜上还粘着三年前那起误判案的墙灰,那墙灰如同历史的印记,见证着曾经的错误。
金属碎屑在物镜下显形,银灰色颗粒混着极细的铜粉,在显微镜的视野里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我摸出从冷库接缝处刮下的样本对比,显微镜里两堆颗粒严丝合缝,像两块被掰开的拼图,那一刻,真相似乎正在慢慢拼凑完整。
"赵阳用非配钥匙开的。"我声音发涩,仿佛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办公室有套老款锁匠工具,上周帮张队修抽屉时我见过。"
"沈墨!"林疏桐的声音突然发紧,带着一丝惊恐。
她的手机屏幕亮着暗网论坛,头图是张截图——赵阳的电脑桌面,右下角挂着低温保存记录:"-22℃ 72小时"。
我凑过去,屏幕蓝光刺得眼睛发酸,那蓝光如同锐利的刀刃,刺痛着我的双眼。
三年前陈野的尸检报告在记忆里翻涌: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显示死亡时间比记录早两小时,而冷藏72小时刚好能把尸温降低......
"时间线。"林疏桐的指甲掐进我手背,那疼痛让我清醒,"张队说要拼的时间,是死亡时间被冷藏延长的骗局。
赵阳改案卷,就是为了让陈野的死亡时间和冷库运行记录对得上。"
冷藏箱突然发出"吱呀"一声,那声音好似老人的叹息,冰雾里浮出老吴发抖的手。
他不知何时摸到了解剖室的暗门,铜锁已经被撬开,门后霉味更重,那气味浓郁得让人作呕,隐约能看见几个蒙着布的铁柜。
"12年前......"老吴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艰难地转动着,"李芳的案子,证物都锁在这儿。"他掀开最上面的布,铁柜里整整齐齐码着物证袋,最上面那个贴着"2010 - 03 - 27 沈秀兰遇害案"——是母亲的案子。
我指尖发颤,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物证袋里的墙灰样本还在,当年父亲用镊子夹给我看的场景突然清晰。
但这次,袋底沉着几根白色纤维,在冷光下泛着蜡质光泽,那光泽如同希望的微光。
林疏桐的放大镜已经凑上来:"聚丙烯涂层,医用防护服的材质。"她翻出冷库实验室的登记本,快速翻页的声音像连珠炮,那声音紧凑而急切,"密闭实验室上个月领了一批防护服,编号L - 1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