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之间。”我的指甲掐进掌心,“但结案报告写的是23:40,说他追击凶手时坠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疏桐突然把报告翻到背面,那里贴着两张血样对比照片。
她从白大褂口袋摸出微型光谱仪,对着其中一张血样扫了扫,仪器屏幕跳出“肌松剂纯度99.7%”的字样。
另一张是三年前我从陈野伤口提取的血样残留,显示“99.73%”。
“0.03%的差异。”她喉结动了动,“医用肌松剂提纯标准是99.7%以上,商用的会掺杂质压成本。能精准控制到这个临界点的……”
“持证医师。”我替她说完。
后槽牙咬得发酸——陈野坠楼前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市立医院急诊科的,当时值班的是……
“看冷藏柜。”林疏桐突然拽我手腕。
我转头的刹那,冷藏柜温度显示屏的红光正以0.5秒的间隔闪烁。
那频率不对——正常低温设备的报警灯该是1秒一次。
我摸出手机对着屏幕连拍三张,照片里的噪点像被刀刻过似的,在第三张上竟排成了“剪切”符号的形状。
“陈雨电脑里的监控录像,剪辑痕迹也是这样的噪点规律。”我喉咙发紧,“有人篡改了时间。”
“聪明。”张队的笑声从身后炸响,像块碎冰砸进耳膜。
他不知何时走到了冷藏柜前,指尖敲着柜门内侧的划痕:“但你没发现这道印子吗?”
我凑近。
金属划痕呈不规则的波浪形,最深处有半毫米——和我勘查箱表面那道三年前被陈野开玩笑用钥匙划的痕,简直是镜像。
“他坠楼前把勘查箱塞给我,说‘替我收着’。”我突然想起那个暴雨夜,陈野浑身是血地撞开我家门,箱子磕在玄关地砖上的闷响。
原来他不是要我收箱子,是要我收这道划痕——指向冷库的坐标。
“现在该看警徽了。”张队的皮鞋跟碾过地上的冰晶,“你总戴着的那个。”
我猛地扯下脖子上的银链。
陈野的警徽内侧,刻码“0731”旁有道极细的刮痕,在手机电筒下泛着暗金——那是父亲法医实验室专用的编号钢印,每把解剖刀都有。
“三年前你父亲退休前最后一次值班,监控显示他22:15进实验室,23:40离开。”张队从口袋摸出张照片甩过来,是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