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一秒不差。
这更不对劲了。
如果他们要掩盖某个时间段的活动,最简单的方法是删除或损坏那一段录像。
但这里的录像完整无缺,时间也与外界同步。
除非……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电流般击中我的大脑。
我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监控室里来回踱步。
如果,监控系统记录的时间,并非真实发生的时间呢?
如果整个监控系统的时间都被“设定”过呢?
我再次看向屏幕,死死盯住其中一个画面——B4区入口处的监控。
画面上,一个穿着蓝色工服的搬运工正推着空板车离开。
我迅速在脑中回想,刚刚进入冷库外围缓冲区时,我似乎瞥见过一个同样装束的工人。
我立刻调出冷库入口处的实时监控,再对比我手机上的时间。
然后,我看到了。
实时监控画面中,那个蓝色工服的搬运工,正推着空板车,以与回放录像中几乎完全一致的姿态和速度,向外走去。
我猛地抬头,看向墙上的电子钟——它与监控系统时间一致。
再看我的手机——它显示的时间,比监控系统和电子钟,快了整整一个小时!
冷库内的所有录像,所有的时间戳,都比实际时间延迟了一个小时!
他们不是简单地修改了温度记录,他们制造了一个整体延后一小时的“虚假现在”!
这意味着,当监控显示某个时间点一切正常时,真实世界里,可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小时,足够发生任何事情。
那个0.3摄氏度的温差,那个结晶形态的异常,不是发生在监控记录的“低温时段”,而是发生在一个被监控时间“跳过”的一小时内!
他们先将温度调高到零下18摄氏度,维持一段时间进行某些操作,然后再迅速降回零下22摄氏度。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监控记录时间的“前一个小时”。
当监控开始“正常”记录时,一切手脚都已做完,只留下那几乎无法察觉的微痕。
我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这个手笔,太大了,也太熟悉了——完美现场,不完美痕迹。
三年前,陈野的案子!
我猛地从帆布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来之前,我已经通过一些特殊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