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冰冷的釉光眼瞳,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他小小的、沾着干涸釉粉的手指,在保温箱柔软的垫子上,极其僵硬地、无意识地……**敲击**了一下。
嗒。
声音轻微,却如同重锤砸在陈小雨心上。
“嗒…嗒嗒…” 保温箱内,那敲击又响了两下,缓慢、生涩,如同生锈齿轮的初次转动。
陈小雨猛地看向手术台上的江夏——她依旧昏迷,但脑电波监测仪上,那个代表意识存在的、异常平静的光点,随着婴儿的敲击,极其微弱地、同步地……**闪烁**了一下!
不是之前的疯狂挣扎,而是……**回应**?或者说,是**共鸣**?
“吴法医!快!分析那个婴儿的敲击模式!还有江队脑电波光点的闪烁频率!” 陈小雨的声音因一个可怕的猜想而嘶哑。
分析结果令人头皮发麻。婴儿的敲击节奏极其缓慢,间隔长且不规则,如同初学者的摸索。但每一次敲击的力度和间隔,都与江夏脑电波光点的闪烁强度与间隔……**完全吻合**!
这绝非巧合!这平静的光点和冰冷的婴儿,通过某种超越物理连接的方式,正在建立一种诡异的、初级的……**沟通**!一种基于“敲击”这种最原始信号的沟通!而传递的媒介,正是江夏伤口渗出的、承载着信息素和她自身神经信号的透明胶质!
“是那个‘熔炉’的底层协议……” 吴振的声音带着彻骨的寒意,“施耐德设计的核心沟通方式!利用‘釉婴’的本能……利用受害者残留意识的应激反应……像训练动物一样!江队的意识……被压制成了最原始的状态,正在被那个容器里的东西……**引导**和**同化**!”
就在这时,江雨急促的声音强行切入通讯频道,带着破解加密文件的兴奋与沉重:“哥!紧急情报!我们复原了从施耐德陶瓷厂废墟里抢救出的部分浸釉羊皮卷!是‘釉婴’项目的核心记录!里面提到了……‘母巢’(Der Mutterscho?)!”
“‘母巢’?” 陈小雨追问。
“对!记录非常零碎隐晦,但关键点有几个:第一,‘母巢’是最终的能量汇聚与意识转移中枢,形态未知,位置被多重加密;第二,‘釉婴’是‘母巢’的延伸感知器官和……‘子嗣之炉’的燃料;第三,启动最终‘煅烧’(das Brennen)需要两个关键条件——‘完美胚体’作为新容器,以及……‘母体烙印’(das mütterliche Si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