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然间大笑起来。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屋内,众人皆有些不解的微微侧目,用余光偷偷瞧着突然发笑的崇祯皇帝。
连跪伏在地,闭目等死的刘宗周老大人,也被他头顶崇祯皇帝的笑声所惊,他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崇祯皇帝。
随即刘宗周就惊讶的发现,崇祯皇帝脸上并无任何愤怒之意,这让这位理学大家有些疑惑起来。
“自己说了这么大逆不道的一番话语,怎么看起来陛下好像并没有生气啊?!真是奇了怪哉!”刘宗周老大人在心中不住的嘀咕着。
随即,崇祯皇帝缓缓的收起笑声,盯着跪倒在地,愕然抬头的刘宗周说道:“蕺山先生不愧为清流正臣,适才所言之宗室问题,正是我大明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情形,不过宗室问题还需从长计议,如今不是讲这个的时候。起来吧!朕恕你无罪!赐座!”
闻言,刘宗周老大人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跪在地上,微微张大了嘴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崇祯皇帝。
一旁的朱成功见状,立马俯身过来,搀扶起发懵的刘宗周,当将这位老先生搀扶着坐在椅子上之时,刘宗周还处于一种懵懂状态。
“陛下居然没有治我的罪?!陛下居然没有治我的罪?!……”
他在心中不住地呐喊道。
“刘御史。”崇祯皇帝开口叫道。
“啊?啊!臣在!”刘宗周立马起身回应道。
“你适才所言有关士绅的论点,朕有不同看法!”崇祯皇帝沉声说道。
“臣等愚钝,请陛下指教!”刘宗周躬身说道。
“蕺山先生,你身为理学大家,刚才长篇大论了很大一段,朕现在也想和你探讨一下,有关国本的问题。”崇祯皇帝目光炯炯的盯着刘宗周,开口说道:“请问先生,何为国本?是士绅还是百姓?”
“这……回禀陛下,若论数量而言,则为百姓,若论对我大明朝的贡献而言,则为我广大接受过圣贤教诲的士绅为重。臣认为,正是有了上有陛下英明领导,中有数以万计的士绅协助,这才能够使我大明朝千秋万代,长盛不衰。因此臣认为,国本应该以我等士绅为主。”刘宗周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蕺山先生,朕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大明的国本,不仅在士绅之间,更在我大明数以亿万计的百姓之间!”崇祯皇帝猛然提高了声调开口道。
“唐太宗曾有名言,将百姓比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深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