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臣钱之认为墨尘和李幕白所言皆有道理。然臣以为,内治与外御,并非先后之分,而是相辅相成。内治可强根基,外御可保安全。应在发展国内民生的同时,加强军备建设,两者并重,方能使大秦立于不败之地。”
“臣于景瑞认为,不应该以边关士兵的生命为长城,应该以大秦帝国人心为长城!”
“臣田穰苴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随着两人开场的,八十位才俊皆是上到白玉台上,各抒己见。
有的提出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有的建议加强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有的主张发展商业,加强与道米集团的贸易往来……他们的言辞或激昂,或沉稳,却都饱含着对大秦帝国的热爱与忠诚。
赢襄认真倾听着每一位才俊的发言,时而点头,时而提问,时而沉思。
因为这八十位良才皆是有修为在身,不察饥饿,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这场君臣奏对也接近尾声。
看着日头赢襄缓缓起身道:“诸位皆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今日所言,皆为利国利民之良策。孤决定,赐你们每人一枚玄黄官印,望你们日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
言罢,只见天空中突然降下八十道金色光芒,每道光芒中都包裹着一枚玄黄官印。官印上刻着大秦帝国的国徽与为国为民四个大字。
八十位才俊激动地接过玄黄官印,跪地谢恩:“大王圣明,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大王重托!”
就在此时,大秦帝国的国运之力突然涌动,化作八十道金色丝线,分别融入八十位才俊的体内。他们顿时感到一股奇妙的暖流充斥全身,他们精神焕发,仿佛拥有了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你们先下去,我仔细思考后,决定你们的官职!”
“谢大王!”
赢襄望着台下的八十位才俊,心中感慨万千:“大秦有你们,何愁不兴盛?从今日起,他们便是我大秦帝国的肱骨之臣,望他们齐心协力,共创大秦的辉煌!”
......
长柏域的路阳城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商贾修士云集、热闹非凡,街头巷尾满是叫卖声与欢笑声。而在凤梧州小有声名的贾家,正是这路阳城的霸主,贾家府邸占地极广,朱门高墙,尽显气派。
数日前,姬无命以陪贾静回娘家省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