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八十位考生都完成了名扬大秦的成就,此时,大秦帝国各州郡城的皇榜已然揭晓,那历经无数艰难关卡,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的八十位佼佼者,名声早已传遍大秦。
他们即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考验——与秦王赢襄在咸阳王宫外的大秦广场上,当着咸阳城百姓的面进行面对面的君臣奏对。
而在大秦帝国此次声势浩大的全国招贤纳士测试中,山河书院也收获满满。
每一座山河书院都成功招收了一千多名身具灵根且学识出众的学子。这些天赋异禀的少年,将在山河书院中,研习林亦秀赐给大秦帝国的功法和秘籍。
在咸阳城巍峨的王宫深处,玄雨看向端坐在书桌前的赢襄,关切问道:“襄儿,明日的君臣奏对,你想好什么题目了吗?”
赢襄抬起头,眼中透着自信道:“舅舅,我当然想好了,舅舅请看!”
玄雨看着赢襄的书桌上正写着:大秦之未来,内治与外御,何为先?
“好,襄儿,你既然自有打算就去做吧!”
“是,舅舅。”
.......
第二日,天色微明,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洒在咸阳城的每一寸土地上。大秦广场外围被重重禁军环绕,禁军将士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枪,枪尖寒光闪烁,彰显着大秦帝国的威严。
王宫外的大秦广场早已被布置得庄严肃穆,四周的宫墙巍峨耸立,墙头上的黑龙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四周的敖夜雕塑昂首而立,似欲冲入云霄。广场中央,一座高耸的白玉台拔地而起,下面的玉阶上紫气升腾,这不仅是大秦帝国,开先河的招贤纳士,更是大秦帝国底气的表现。
广场四周,百姓们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想一睹这场决定帝国未来栋梁归属的君臣奏对。
此时的赢襄高坐于广场北面的九龙金座之上,他头戴十二冕旒皇冠,每颗冕珠皆如鸽卵大小,散发着柔和光晕。身着绣有敖夜的黑袍,腰间悬挂着的寻幽剑,而此刻寻幽剑正微微颤动着。
广场上,八十位历经重重关卡脱颖而出的才俊整齐排列。
他们来自大秦帝国的各个郡县,或出身寒门,凭借自身努力与天赋崭露头角。或生于世家,身负家族荣耀与期望。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紧张,深知这场君臣奏对将决定他们未来的仕途走向。
“启奏大王,此次大秦帝国全国选拔,经层层筛选,共八十位贤才脱颖而出,可登台与陛下奏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