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体来说,脑联集团前景向好,还远远达不到破产的程度。除了施工队的20多亿工程款。因为提前预判,徐荣也早就停止了建筑材料的采购,外债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至于童周那边采购的精密仪器设备,尾款还能稍微再拖一拖。
只要暂时封存魂石工程,把那20亿工程款补上,它们就可以非常轻松的活下去。
“这样吧!把账目上的余钱集中一下,先拿三亿出来,好好补偿一下魂石工程的工人,和他们讲好,如果我们资金到位他们可得及时回来继续开工!”
“三亿恐怕没有。可能只有不到一亿!”徐荣尴尬道。
“不到一亿就不到一亿吧,把这些钱发给魂石工程的工人,和他们讲好这不是工程款,只是我们现阶段做出的补偿。至于工程款,我们保证会在下个季度前发给他们。”
“我知道了,那我现在就去联系他们封存施工现场!”
目送徐荣离开,李彪也轻手轻脚的翻身下床,活动了一下筋骨,穿上了他的西装,拿上了他的皮包。
混吃等死不是他的性格,既然要封存魂石工程,脑联集团如果只靠玻璃和芯片材料的业务怎能完成原始资本的累积?总依靠为哥实在不妥,脑联集团还是得多扩展其他业务增加营收才行。
他坐上了自己的汽车决定出去看看现在的市场行情。
窗外的景色快速闪退,李彪躺在后排座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如躺在床上一般的平稳,感受着按摩座椅适中的按摩力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他规划好的终点位置。
他走进《工商部》大楼,从柜台窗口那里打印了两张近两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要从里面寻找到自己的突破点。
进出口贸易数据能直观的看出本国经济领域的强项和弱项,当然,这可能并不绝对,但也绝对有指向性。
将其中的进口数据剥离出来仔细的研究分析,李彪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找到了脑联集团业务扩展的目标和方向。
努力将进口的产品进行本土化替代就是他将要努力的方向。本土化的优势也显而易见,毕竟,运输成本,经销成本,时间成本,关税成本这些都是大头,如果本土化的质量不输海外,还相对经济实用,谁还会花大力气去进口呢?而且本土化替代也能提前预判被卡脖子的问题。
回去后,他便开始着实准备项目策划,两晚上搞出了三个方案!
随后,李彪将张伟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